作品简介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诗前二联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后二联抒发国破家亡的情愫以及自己被迫离开京城的痛楚。作者亲身经历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深刻反思了金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演变。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金代
创作背景
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旧历癸巳年,汴京守将崔立以城降于蒙古,在离汴京南五里处的青城订立城下之盟。四月二十九日,青城中的金遗臣都被赶出京城,被拘管在聊城。《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此诗正是诗人被蒙古军队押解出京时所作。
相关诗词
-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更无人、擪笛傍宫墙,苔花碧。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
-
四月二十九日作
假馆犹三日,还家甫四旬。昏眸云雾隔,衰鬓雪霜新。尊酒虽慵近,囊诗却未贫。但愁门有客,流汗强冠巾。
-
乙巳八月二十九日宿内府梦过村落循溪而行问路旁人家此云何曰士村也涉溪入山崦谓同行曰此可赋诗因得鸠燕二句既觉足之以为异日之观
杖策徐行山水间,天然新句得非难。鸣鸠报雨天欲晓,紫燕哺雏春尚寒。物外胜游方自适,枕边幽梦忽惊残。士村他日寻陈迹,却记曾为内府官。
-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其六
雪霁天欲明,林峦混一色。晓日忽上腾,云归徂徕白。
-
乙巳腊月二十九日为先慈四旬仙诞敬焚一诗
风雪逼岁除,称觞又今日。泉壤去不返,十载梦魂隔。随侍安可期,顾复悲畴昔。常闻儿初生,每拟堪巾栉。设帨非悬弧,颇觉期望失。郁怀谁为宽,劳瘁易致疾。晨夕已减餐,提携仍恳切。最小偏垂怜,寝食依亲侧。长往遗孤儿,雏发犹覆额。岂识罔极恩。但苦音容没。千行赤子泪,何补春晖德。一樽长跪奠,芳草墓门碧。
-
癸巳七月二十二日口占
瘴海栖迟十二秋,避兵长傍蓼花洲。无端一夜西风急,又报笳声到市头。
-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其十一
四顾无一遇,迷魂不可招。千磨还百折,心铁可能销?
-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其一
长啸出国门,寒日黯相送。大风主何祥,不发轩辕梦。
-
四月二十九日坐直庐读山谷效东坡作薄薄酒二章慨然有感追赋一首
薄薄酒,胜独醒。丑丑妇,胜鳏茕。笙歌鼎沸不须羡,松风满耳自足听。前遮后拥未必乐,邀月对影堪娱情。晚食有味可当肉,衡宇无灾胜列屋。鲁东门外听钟鼓,齐宣堂下状觳觫。何如巢林一枝,饮河满腹。水硙多至三十具,胡椒满贮八百斛。何如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子平为富不如贫,子方称贱能骄人。高明之家鬼可瞰,网射纳税官不嗔。中山醇醪醉千日,文君远山致消渴。不如茆柴百钱可一斗,荆钗白头长相守。
-
四月二十九日迓伯氏时久渴得雨田父交贺而行客病之戏成二绝·其二
尽是行人券内愁,钩辀猿叫杂鸺鹠。四时各有宜人处,只怕萧萧风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