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松风阁
〔宋〕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1)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
靠着樊山筑起高阁俯瞰平川,夜深时分箕宿斗宿好像插入屋椽,我来给这阁取名含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老松树高大已生长了几百年,被刀斧赦免它们如今高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1),洗耳(2)不须菩萨泉(3)。
风过松林弹奏出女娲瑟上的五十弦,洗耳不须来到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夸赞你们几位很好贤,财力不充还买酒共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1)。
夜雨在走廊作响天亮还挂在檐前,相看不回躺卧在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泉枯石燥雨后又见溪流潺没,山川光辉为我媚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1),晓见寒溪(2)有炊烟。
野寺僧人因为天早连稀饭都不能撒,清早看见塞溪上升起了炊烟。
东坡(1)道人已沉泉(2),张侯(3)何时到眼前。
东坡道人已沉埋在黄泉,张侯不知何时来到我眼前。
钓台(1)惊涛可昼眠,怡亭(2)看篆蛟龙缠(3)。
钓台的惊涛可白天眠,怡亭的篆书如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1),舟载诸友长周旋(2)。
怎能使此身摆脱尘俗的束缚,小船载着诸位友人长周旋。
小提示:黄庭坚《武昌松风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武昌松风阁》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前七句写阁依山临壑,古木森列,松风入耳,足以涤荡尘虑,诗人取下这个适意的阁名。中间八句叙游阁野筵和自夜至晓景象,雨后流泉潺潺,山色辉光,炊烟袅袅,极为妍丽。最后六句改描写为抒情,逝者已矣,贬者未到,心曲无可倾诉,怅惘引出叹息。这首诗意境宏阔,笔势自然老健,达到了“平淡如山高水涤”的境界。
创作背景
黄庭坚结束了在黔州、戎州“万死投荒,一身吊影”的放逐生活之后,于崇宁元年(1102年)赴太平州任,但只做官九日即罢官,只得暂往鄂州流寓,这首诗即写于此年九月途经武昌之时。这时,诗人的前途未卜,凶多吉少,在第二年再次远贬宜州。但是经过各种挫折和磨难,诗人的心胸变得更超然淡泊了。他努力借助佛学与《庄子》,以应付逆境,正如他所说的:“古之人不得躬行于高明之势,则心亨于寂寞之宅。功名之途不能使万夫举首,则言行之实必能与日月争光。”
相关诗词
-
二十日与诸生私祀忠定祠退馂松风阁
山中景物雨中楼,争道风雩是此游。竹径有香深处净,松坛无影上方幽。茗留宿润春初撷,苓待新晴夜欲收。何处美人同我兴,便题书劄向渠投。
-
松风阁赠方昆山用顾与成韵
石鼎诗成向我歌,听松楼外竹为窝。风烟逸望三江远,湖海清谈一夜多。云近不知山是否,雨深还问月如何。相逢莫讶辞官蚤,鬓发萧萧短更皤。
-
余仲镛从辟广西示洪景卢所作松风阁记题诗反招隐
小松风飕飕,长松风冽冽。遥知蒙溪上,馀韵两清绝。宦游正可乐,归梦未应切。待生丁固腹,徐化庄周蝶。
-
感春四首次昌黎韵·其四
挂冠神武猗何人,洗耳松风拂龙鳞。不知有冬漫春夏,了无荣悴空喜嗔。我今何为在尘世,看花对酒长忧贫。长安市儿弄狡狯,变化往往能通神。仙人长爪双鬓雪,...
-
松风阁追次莫东川韵二首·其一
倚天松不受风摇,白鹤回翔似有招。何处客来忘此阁,故人诗在忆同朝。采苓每带云双屐,供石时添水一瓢。莫道山中无语者,老僧送罢又逢樵。
-
松风阁
地形连斗阁连云,松籁曾经佛祖闻。永夜月明人到少,海光山色自平分。
-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十二
平池春去水溶溶,人在笙歌一部中。柳叶翻风罗带绿,荷花著雨锦衣红。
-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十
争春桃李太匆匆,随手飘零逐晓风。冰雪不侵尘不污,可人惟有岁寒松。
-
松风阁次韵
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
松风阁追次秦中斋韵
一木还将古殿支,真公五叶又逢师。閒云锡远心初定,净水瓶深手自持。南涧浚泉寻石窦,西林望月倚松枝。旧庵更有新楼阁,淮海先生为作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