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松风阁
〔宋〕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武昌松风阁》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前七句写阁依山临壑,古木森列,松风入耳,足以涤荡尘虑,诗人取下这个适意的阁名。中间八句叙游阁野筵和自夜至晓景象,雨后流泉潺潺,山色辉光,炊烟袅袅,极为妍丽。最后六句改描写为抒情,逝者已矣,贬者未到,心曲无可倾诉,怅惘引出叹息。这首诗意境宏阔,笔势自然老健,达到了“平淡如山高水涤”的境界。
创作背景
黄庭坚结束了在黔州、戎州“万死投荒,一身吊影”的放逐生活之后,于崇宁元年(1102年)赴太平州任,但只做官九日即罢官,只得暂往鄂州流寓,这首诗即写于此年九月途经武昌之时。这时,诗人的前途未卜,凶多吉少,在第二年再次远贬宜州。但是经过各种挫折和磨难,诗人的心胸变得更超然淡泊了。他努力借助佛学与《庄子》,以应付逆境,正如他所说的:“古之人不得躬行于高明之势,则心亨于寂寞之宅。功名之途不能使万夫举首,则言行之实必能与日月争光。”
相关诗词
-
天津问津书姜坞先生主讲于此者八年外舅重游其地感欲诗乃约当世同用山谷武昌松风阁韵
有文支拄山与川,恍人有脊屋有椽。我立此语非徒然,眼下现有三千年。远矣周孔隔地天,手语目听交鸣弦。伍德替代如奔泉,扫去碌碌留圣贤。此事担当在几筵,耿耿一发天宇悬。丈人家世留青毡,文字碧水流潺湲。从来不与时媚妍,姜坞先生此粥饘。百年乔木参风烟,公来再饮唐山泉。龙堂蛟室来眼前,吾今只可烂漫眠。梦里不须书绕缠,醒亦毋为世教挛,眼见地塌天回旋。
-
题怡上人松风阁图
万松苍苍蟠峻岭,久向耶溪誇绝境。道人层构万松间,宴坐长年乐深静。灵飙歘来岩谷口,髯君忽作蛟鼍吼。喧豗直遣岭猿惊,振迅或令山鬼走。须臾瑟瑟复萧萧,初如笙竽再如韶。裂石声欺匡阜瀑,奔雷势压钱塘潮。清奇自适烟霞侣,冷落岂宜筝笛耳。长夜寥寥四壁空,赢得此心如止水。黄鹤山中净名老,援笔图成过荆浩。金华太史制雄文,秋色南山两相好。
-
越灵峰寺之松风阁
溪谷风声何瑟瑟,啸歌长在两长松。金鸡翔舞不多见,青壁夤缘知几重。花时扫阁黄尘满,泉处凿厓甘露浓。待我与携笙鹤去,香炉对面礼陶峰。
-
寄云门僧若邪溪兼题其松风阁二首·其二
阁外老松子,萧萧虚籁生。定从何处起,宁有不平鸣。我耳固师耳,风声是树声。他时叩禅寂,衲破睡天明。
-
风入松·访张瑶星于松风阁不遇
雨花台畔访紫荆。匹练大江横。钟山紫翠斜阳外,虬龙影、几阵松声。曾共庐山高衲,小楼明月吹笙。短筇重过石头城。怀旧不胜情。徵君旧刹栖霞寺,梧桐老、白鹤相迎。为道二乡居士,来寻三影先生。
-
岁寒堂三题·其三·松风阁
此阁宜登临,上有松风吟。非弦亦非匏,自起箫韶音。明月万里时,何必开绿琴。凤皇下云霓,锵锵呜中林。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洁如庖羲易,洗人平生...
-
越卓凡招饮高座寺登看竹轩松风阁同席者钟伯敬马瑶草贺斗虚李新宇乘月而归
高座隐山岑,千层楼阁深。衔杯同览胜,说剑复成吟。竹影连苔色,松声和鸟音。乱花迎面舞,飞蝶趁风侵。屈曲通幽径,逶迤入茂林。沉酣犹未巳,萝月满衣襟。
-
松风阁
谡谡长松作人语,开门出听又千回。海潮欲上寒江动,瓦屋微鸣小雨来。不用吹笙随燕婉,如聆广乐上蓬莱。往年曾向三茅听,饷我丹砂满玉杯。
-
徐用中寓松风阁诗以为问
舞雩何处问高坛,松阁春风晚带寒。病起不须操几杖,诗成刚在凭阑干。榻缘徐孺初教下,垆为王郎试索看。我欲坐君听古调,隔墙还有玉千竿。
-
同湘灵苍略远度集饮瑶星松风阁
江远轩窗静,登楼逸兴同。高歌惊鹤梦,落日醉松风。白社人还聚,青山意不穷。笑看鸦影乱,城市晚烟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