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武昌松风阁》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前七句写阁依山临壑,古木森列,松风入耳,足以涤荡尘虑,诗人取下这个适意的阁名。中间八句叙游阁野筵和自夜至晓景象,雨后流泉潺潺,山色辉光,炊烟袅袅,极为妍丽。最后六句改描写为抒情,逝者已矣,贬者未到,心曲无可倾诉,怅惘引出叹息。这首诗意境宏阔,笔势自然老健,达到了“平淡如山高水涤”的境界。
创作背景
黄庭坚结束了在黔州、戎州“万死投荒,一身吊影”的放逐生活之后,于崇宁元年(1102年)赴太平州任,但只做官九日即罢官,只得暂往鄂州流寓,这首诗即写于此年九月途经武昌之时。这时,诗人的前途未卜,凶多吉少,在第二年再次远贬宜州。但是经过各种挫折和磨难,诗人的心胸变得更超然淡泊了。他努力借助佛学与《庄子》,以应付逆境,正如他所说的:“古之人不得躬行于高明之势,则心亨于寂寞之宅。功名之途不能使万夫举首,则言行之实必能与日月争光。”
相关诗词
-
《宿松风阁分韵得吟字》拼音版
霭霭岁云暮,风雨恒见侵。小霁憩山阁,萧飒吹寒霖。涧壑乱馀响,钟鼓沈清音。苍虬卧蜿蜒,拿攫力不任。羽觞亦以歇,剪烛闻鸣琴。嘿坐得冥会,拥褐成孤吟。须臾微霰集,晨起雪在林。樵径断人语,四野号饥禽。皎皎二三子,贞白同松心。炎晖谅可俟,见睍消重阴。
-
《净光松风阁》拼音版
城中云日如火催,净光行食声转雷。不知何处白蘋起,便有满坐清风来。莫言作楼非急务,翁当运斤儿执锯。待得三间著此风,病叟扶携上楼去。
-
《题松风阁》拼音版
若耶溪上毗卢阁,万个长松绕屋青。半空雨歇龙吟晓,午夜风生鹤梦醒。孤舟八月过彭蠡,广乐何年张洞庭。我亦平生识天籁,抱琴来就月中听。
-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其三·得风字》拼音版
亦知一夕百年同,暝夜何从简女红。为语穿针诸姊妹,楼前容易五更风。
-
《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风阁有感》拼音版
相逢长日坐如痴,瘦得吟肩耸过颐。天意复生郊岛在,人心自逐古今移。高秋月色行松顶,半夜山中读楚辞。此道若无千载后,尘昏何处照妍媸。
-
《题松风阁》拼音版
万松排立撑云表,虚籁生风秋月皎。了翁安在不可呼,雪鹤飘然下林杪。
-
《寄题云门松风阁》拼音版
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溪翁闻性空,妙触了无著。野马从鼓漂,太虚自寥廓。缅怀师友情,抚卷翻不乐。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
-
《松风阁追次莫东川韵二首·其二》拼音版
石畔青梧正有华,白云深处问僧家。壁葭梦远犹疑画,垆竹盟寒不为茶。绣岭峰回松起籁,黄梅时尽雨如花。流泉东入蓉湖去,遥听滩声走碧沙。
-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七》拼音版
雾阁云窗先自幽,水声那更绕源流。春深红雨落桃径,昼永清风生茗瓯。
-
《与徐秋官用中登松风阁先一年约登未果至是乃遂》拼音版
七里青山两载心,秋官为我一登临。病馀幽思泉兼石,别后佳音玉更金。夜雨不嫌苔径湿,春寒偏爱竹房深。松风阁上君曾坐,试问何如听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