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记
〔唐〕
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2),固(2)以树(10)德,君子见其本(1),则思善建(3)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4)者。竹心空,空以体(13)道(7);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5)者。竹节贞(6),贞(6)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8)名行(9),夷险一致者。夫如是(11),故君子人多树(10)之,为庭实(14)(12)焉。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2)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4)选及第,授校书郎(5),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6)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9),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7)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1)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8)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像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1)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2)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小提示:白居易《养竹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养竹记》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第一段谈竹子的四种美德,第二段写自己与竹相知相处的经过,第三段借竹子前后不同际遇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全文语言浅显通畅,朴素自然,文字省净,意境新颖,极富哲理性,同时又反映出作者对当时不注重培养人才,不知道爱惜人才的现实状况感到忧虑的心情。
- 作品出处白氏长庆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养竹记》这篇散文是白居易的早期作品,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时年作者三十一岁。
白居易生长在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危机和人民的疾苦。他幻想着当权者能够选贤任能,治理关下,企望着有朝一日自己能被重用,作出一番大事业,故写下了这篇《养竹记》。借养竹之事充分表达自己慕贤守道、坚贞不渝的志向。
相关诗词
-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泛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五
既雨得晴晴亦佳,笋舆终日度咿哑。蒙笼篁竹四三里,仿佛茅茨三五家。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畬。
-
偶得扫竹因培竹五字会仲威见过留与明叔同饭用此语成诗
扫竹因培竹,畏人非避人。跫然闻响屐,莞尔正攲巾。坐子竟日久,饭吾三韭贫。能来不嫌屡,梅底要深巡。
-
乞竹赠邠老
与君共一山,修竹居其间。义当给两家,潘子不得悭。带甲十万夫,不战终日闲。辱使支敝庐,令我愧满颜。代竹为洗竹,义取洗益繁。乞我万之一,令君风月宽。裒多以益寡,天道自古然。诗成复自笑,诗礼资儒奸。
-
养竹
病竹养经年,生笋大如母。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欲求五寸围,更听三年后。萧疏尽椽桷,无复堪作帚。吾庐适营葺,便可开户牖。秀色到衣冠,清风荡尘垢。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
河传令·竹冠顶按
竹冠顶按。更竹作水瓶,至今常将手盥。竹杖竹篮,竹笠竹车竹钻。竹林中,竹笛鸣,声自唤。木鞋衬脚真热暖。木做盘儿,镜磨明圆满。木箸木匙,木杓木盔木碗。木阴间,木牛耕,田三段。
-
寄题须记亭
橙橘年年熟,青黄满故枝。坡仙自有见,妙语寄新诗。好处须令记,欲记难为辞。公意非我意,我乐公不知。体会在何所,请观濠上时。
-
竹炉山房试茶二绝句·其一
临水山房松竹娟,竹炉茗碗护清便。偷閒来试新龙井,就近偏欣第一泉。
-
寄怀丹霞记汝书记
壁立千峰不可攀,悬藤垂绠到人间。僧祇茧足多年力,记室科头尽日闲。开槛时临飞鸟背,扶筇定傍夕阳还。随缘且就支公乐,何处高风为买山。
-
画竹
与可画竹不见竹,东坡作诗忘此诗。高丽老茧冰雪古,戏成岁寒岩壑姿。纷纷苍霰落碧筱,谡谡好风扶旧枝。狰狞头角易变化,细听夜深雷雨时。
-
誉竹
勿谓吾竹瘦,竹瘦形乃奇。潜龙月下影,老鹤风前姿。云丘有帝竹,其种舜所遗。一节可为船,维楫将安施。况我未眼见,传闻犹可疑。何如此瘦竹,真作俗士医。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