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大风
〔清〕
水怒(2)如山立(3),孤篷(4)我独行。
大风激起的怒涛像山峰一般耸立,孤船横渡大江仅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身子好像坐在龙背上,浪花与船帆一样平。
缆(1)系(2)地无所(3),鼍(4)鸣窗有声。
缆绳系地无处所,窗外的风浪声有如鼍鸣。
金(1)焦(2)知客至,出郭(3)相远迎。
镇江的金山焦山知道有客人将到,走出城外远远地来相迎。
小提示:袁枚《渡江大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渡江大风》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江浪之大;颔联一写感受,一写实景;颈联写江中情景,从各方面描绘渡江大风;尾联抒写诗人于孤舟即将靠岸时的愉悦心情。全诗真实、自然地把渡江的情状描绘得形象、生动,使人如临其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作品出处小仓山房文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渡江大风》此诗在《小仓山房诗集》中列在庚寅、辛卯之年,即乾隆三十五、六年(1770、1771年),袁枚五十五、六岁时。他告别仕途已二十多年,寓居随园,过着优裕闲适的生活,经常出外旅游,来往于苏、杭、天台、雁荡等地,遍历东南山水佳处。这首五律,是他过江至镇江时所作,写大风中孤舟渡江的情景和感受。
相关诗词
-
采石渡江寄内
携家久有鹿门期,底事风萍怅别为。海上渔樵驱远道,天涯童稚见何时。江深白雪翻成浪,柳细黄金尽作丝。此际不须八行字,羞将憔悴报君知。
-
初春三日浔阳渡江过黄梅
匹马来看云锦屏,东风湓浦又扬舲。九江涛涌帆前白,五老峰横雪后青。鸿雁春归书未至,鱼龙天阔酒初醒。苍茫已向匡君别,瀑布香炉绕驿亭。
-
渡江晴望
北望云程忆屡游,几回风雨暗江流。退身此日閒临水,访旧晴村数泛舟。野店鱼盐分海市,官桥车马映城楼。烟波到处皆堪玩,不愿乘槎见斗牛。
-
抵南都闻林开先先一日渡江入北
千里风期拟共君,过江消息转愁闻。雁来建业书何处,舟入邗沟路暂分。六代莺花馀染翰,三吴烟树阻论文。若言鞭弭寻常事,先寄离声向五云。
-
江上
经秋为北客,此日渡江东。隔岸花相似,看山路不同。虫喧时作雨,月晕晚惊风。独有双龙剑,苍茫吐白虹。
-
渡江风波甚恶
千丈寒涛天半开,片帆横影落江隈。浮生久已同蕉鹿,肯向阳侯一乞哀。
-
立春日风雨仍泊石亭馆魏甫佳甫携酒同宗良贞吉孔阳饮舟中得桡字赋成韵
章江不可渡,今复驻双桡。客困亭仍泊,君来笛暂邀。稍堪忘节序,犹自候风潮。腊暗催梅萼,青新入柳条。沉云歌扇湿,急桨酒船遥。满酌开怀抱...
-
题吴太守江山清啸楼
江南山色渡江飞,飞向君楼含夕霏。
-
松江答董子
海上山川称白苧,江南风雅羡吴淞。
-
乌江吊项王
力拔山兮天下雄,气盖世兮乃无终。王以天下兮三让,不然汉高无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