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周颂·天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武王在岐山祭祀从古公亶父至周文王等历代君主的诗歌。全诗一章,一共七句,开篇写天赐岐山,接着写古公亶父开创基业,再写到周文王经营以及强大,表现了周人在岐山根据地上积蓄力量的过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塑造了古公亶父及周文王的人物形象。此诗融歌颂圣地与赞颂圣人为一体,文笔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西周
创作背景
这是周人祭祀岐山的乐歌。对于周人来说,岐山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yuè zhuó即凤凰)鸣于岐山。”(《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记·周本纪》)古公之前,后稷、公刘二位也是功勋卓著,《国语》之所以取岐山为周人兴起的圣地,似是极度推崇古公亶父之仁,从上引文可见,古公亶父不仅仁爱本族,而且推仁爱于一再侵犯于己的异族,自然更是难能可贵,因而也更具备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
《周颂·天作》是周颂中少有的提及具体地点的作品(另一篇是《周颂·潜》),它写出了岐山。《毛诗序》说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诗集传》则指为“祭大王之诗”,都认为祭祀的对象是人。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季明德语,认为是“岐山之祭”,即《周颂·天作》的祭祀对象是岐山。其实,岐山是古公亶父至周文王历代周主开创经营的根据地,其后的伐商灭纣便是在此积蓄了力量。《周颂·天作》这首诗,应该既是祭圣地,同时又是祭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的。由于岐山之业为古公亶父开创,而周文王后来由此迁都于丰,故《周颂·天作》应是在岐山对古公亶父至周文王历代君主进行祭祀的诗。至于行祭之人,则非周文王的继承人周武王莫属。
相关诗词
-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乐出吴太史所和东坡先生清虚堂诗一韵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时天作小雪亦即兴奉同一首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蓬窗...
-
天柱晴云
一柱巍巍万象超,切台接斗见岧峣。命惟说用金为砺,天许姚擎玉作标。森列宸枫均湛露,夤缘野竹上青霄。文章变化成何似,更倚云霞看写描。
-
偕邵文纶三登怀远青云楼眺荆涂两山作·其一
长淮东下两山尊,天作巍峰壮此门。金简承华开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间话怀襄溯前烈,直疑疏凿尚留痕。
-
题清河王小清尊甫友松友松翁前作教沂后作教鸡泽小清昆玉皆太学生辟雍乃父有瞻云之意晚作诗以寄其亲云
君不见千红万紫斗媚娇,秋风初动先飘飖。又不见徂徕山上百尺松,凌霜傲雪不改容。道人爱此娱神早,眼前懒结閒花草。忘年相对作神交,岁寒心事期同老。风月双清深夜里,鸣琴琐闼令人喜。道人正气日光霁,到处持以语桃李。前日我从海上来,道人二子梁栋材。金...
-
周忠毅公墨迹卷送藏焦山诗为赵季梅中翰作
...上春明,得向椒山杨公祠堂亲展拜。平生胆不借蚺蛇,尚留谏草壁间发光怪。胜朝气节无与俦,正嘉诸臣通沆瀣。下逮天启昏乱朝,西台謇谔洵为最。御史周公铁作肝,立朝慷慨称匪懈。对仗弹章劾厂公,不惮五虎十彪逞毒害。朝归乡里暮圜扉,击佞未成甘首碎。遗文零落不可知...
-
天马行应制作
...山无氛祲海无波,有国百年今见此。昆崙八骏游心侈,茂陵大宛黩兵纪。圣皇不却亦不求,垂拱无为静边鄙。远人慕化致壤奠,地角已如天尺只。神州苜蓿西风肥,收敛骄雄听驱使。属车岁岁幸两京,八銮承御壮瞻视。《驺虞》《麟趾》并乐歌,《越雉》《旅獒》尽风靡。乃...
-
题周袁州尊德堂
...虽胜何足称,风月之游不在民。未如考德接以道,视古所作书诸绅。龙舒使君适来止,吐词为记甚瑰玮。徐州忆昔黄楼成,少公赋屹班扬垒。记终慷慨思盖公,平津东阁方穹窿。分符与政两如此,天下寒士何忧穷。我思作诗颂公政,万民有口人其听。矢为此章载厥德,后之视今今视...
-
周漕泊舟寺前
见说淮东使者归,耄鲵都作小儿啼。暂闲绿野停鸿鹄,小俟青冥骤駃騠。度外二三皆胜策,胸中十万未全提。浯溪尚有崭天石,颂德歌功尽可题。
-
比复僧相不愚戏作三颂恐傍观以谓吾徒实有喜愠故复次来韵不免道破兼寄祖禹同参道人
圣主生知本解禅,故教勘破普周天。一原大似东西水,同体何殊左右肩。把定丝毫浑沮丧,放开顷刻便芳鲜。衲僧败阙知多少,且笑髯舒三十年。
-
浯溪中兴颂碑
...万里阿瞒归故乡。干戈纷纷遍四海,浯碑已立湘江旁。太师艰难喜粗定,作此大字龙鸾翔。纸摹缣拓四百载,家家传宝踰琳琅。唐文中世未变古,燕许偶俪为班扬。次山之文可也简,此颂未追周鲁商。禄山滔天等穷浇,春秋之法诛无将。骋兵二字斥边将,此语岂足惩奸强。末篇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