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渡江大风》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江浪之大;颔联一写感受,一写实景;颈联写江中情景,从各方面描绘渡江大风;尾联抒写诗人于孤舟即将靠岸时的愉悦心情。全诗真实、自然地把渡江的情状描绘得形象、生动,使人如临其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作品出处小仓山房文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渡江大风》此诗在《小仓山房诗集》中列在庚寅、辛卯之年,即乾隆三十五、六年(1770、1771年),袁枚五十五、六岁时。他告别仕途已二十多年,寓居随园,过着优裕闲适的生活,经常出外旅游,来往于苏、杭、天台、雁荡等地,遍历东南山水佳处。这首五律,是他过江至镇江时所作,写大风中孤舟渡江的情景和感受。
相关诗词
-
《题江海看云卷三首·其三》拼音版
我爱看云客,江行复渡江。东风一夜雨,梦绕紫荆窗。
-
《同朱悔人大雨渡江呈李镜月·其二》拼音版
淮海人何在,幽寻水一涯。到来云遍野,坐久树栖鸦。雨脚妨山翠,船头破浪花。烟江如画里,处处可为家。
-
《同朱悔人大雨渡江呈李镜月·其一》拼音版
渡口烟初暝,孤舟客未归。楚天低远岸,江雨撼危矶。指顾千峰失,空濛一叶飞。中流叹奇绝,不敢怨沾衣。
-
《江深阁眺望》拼音版
缥缈青山接燕矶,风吹浮玉渡江飞。
-
《十月从留都南归江上阻风端居默祷厥明连得顺风径渡鄱阳入豫章计日踰岭》拼音版
十月泛长江,风帆宛自开。朝发江东门,寒风欣北来。谁知中道间,风乃与时乖。帆开飞不去,日暮江厓栖。故人阻烟波,舟师委沙泥。投诗谢河伯,潜心雁所怀。清宵若有应,晨兴路不迷。千里倏然至,思亲愿始谐。何以报罔极,流风吾当回。
-
《愚溪在零陵城对岸渡江即至溪甚狭一石涧耳盖众山之水流出湘中》拼音版
一水弯环罗带阔,千古零陵擅风月。取名如许安得愚,因病成妍却奇绝。至今镜净不可唾,犹恐先生遗翰墨。泽及溪流不庇身,付与后来商巧拙。我欲扁舟穷石涧,春涨未生寒濑咽。纷红骇绿四山空,惟有风篁韵骚屑。清溪东去客西征,钴鉧潭边聊驻节。何时随汝下潇湘,归路三千橹伊轧。
-
《喜皇甫大夫同宿大梁驿》拼音版
江头旌旆去,花外卷帘空。夜色临城月,春声渡水风。也知行李别,暂喜话言同。若问庐山事,终身愧远公。
-
《雪后渡淦水至萧水寄潘少承》拼音版
风前淦口叹飘零,雪后潇滩更杳冥。问驿尚知黄蘖馆,渡江还向渌波亭。异乡只见山云白,故国应多海树青。此际想君开阁望,计程时一展图经。
-
《闻黎职方惟敬已趋金陵予自黄梅渡江过浔阳不得相见》拼音版
献岁东风彩鹢催,浔阳难待故人回。独驱涛色三湖过,不见梅花五岭来。持橐旧随鳷鹊观,挥毫今忆凤凰台。樱桃未熟还江北,莫负金陵几百杯。
-
《寄李本宁太史期游栖霞句曲闻其已从豫章新安过吴门予将渡江次石头待之》拼音版
东游闻汝访灵威,庐阜鄣山策几挥。天地可容双剑合,风尘吾乞一筇归。江边待客歌持楫,汉上逢人问息机。已约茅君秋月下,藏书须到石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