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是一首惜春的词作,表达了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愁闷之绪。词的上片,描绘了一片暮春的景象。词的下片写春光逝,白发生,意中人又远去,如风雨中的梨花,愁情别绪笼罩心中。全词词风清丽、造语玲珑、意境含婉。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玉楼春
- 创作年代1196年
创作背景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辛弃疾由于上饶(今属江西)带湖寓所毁于火,遂徙居位于铅山(今属江西)东北境的期思渡别墅。那里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词人因名之为“瓢泉”。《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此词即作于词人迁居瓢泉新居当年的秋冬之际。
相关诗词
-
《玉楼春·萤飞月里无光色》拼音版
萤飞月里无光色,波水不摇楼影直。每怜宿粉涴啼痕,懒把旧书观字迹。枯荷露重时闻滴,君梦不来谁阻隔。妾身不畏浙江风,飞去飞来方瞬息。
-
《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拼音版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
《玉楼春·月照玉楼春漏促》拼音版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
《玉楼春·社前一日》拼音版
游人等得春晴也,处处旗亭堪系马。雨前秾杏尚娉婷,风后残梅无顾藉。忌拈针线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明朝双燕定归来,叮嘱重帘休放下。
-
《玉楼春·云窗雾阁春风透》拼音版
云窗雾阁春风透,蝶绕蜂围花气漏。恼人风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细传一曲情偏厚,淡扫两山缘底皱。归时好月已沈空,只有真香犹满袖。
-
《玉楼春·记得江城春意动》拼音版
记得江城春意动,两行疏梅龙脑冻。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鬓重。真珠旋滴留人共。更爇沉香暖金凤。只今梅雪可怜时,都似绿窗前日梦。
-
《郡楼书怀》拼音版
馆殿尝为侍从臣,出分忧寄牧黎民。时平事简多公暇,楼迥风清欲暮春。树杪壶关千嶂叠,天边漳水绿波新。帝乡永日凭栏望,心羡浮云向紫宸。
-
《玉楼春·次前韵再呈功甫》拼音版
青壶乃似壶中谪。万象光辉森宴席。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歌烦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谢客。共君商略老生涯,归种玉田秧白石。
-
《玉楼春·池塘水绿春微暖》拼音版
池塘水绿春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从头歌韵响铮錝,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帘下香阶畔,醉后不知红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
《玉楼春·参差帘影晨光动》拼音版
参差帘影晨光动。露桃雨柳矜新宠。闲愁多仗酒驱除,春思不禁花从臾。倚楼听彻单于弄。却忆旧欢空有梦。当时误入饮牛津,何处重寻闻犬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