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对南庵寺的景物描写,着力于“光”的感觉,寺庙幽深即使是夏天也感觉不到炎热、花儿的明艳、山的阴影等等,通过视觉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受,而在诗的五、六、七、八句中作者由景生情,感慨岁月的变迁,溪水之明察秋毫,这种感叹与作者的遭遇联系起来看,显得更加深沉,增强了诗的感染力,作者最后提出“但逢佳境须行乐”的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对山水风光的热爱,更反映出他被贬后的心境。
- 作品出处王阳明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送太常杨公还南京次韵》拼音版
菊花时节共登台,南寺曾为北客陪。醉后音书难屡寄,别来诗卷定频开。吴船最稳才经月,燕酒虽醨亦满杯。今日送君如送我,可能无意暂徘徊。
-
《题徐都宪小村竹屋卷》拼音版
蔼蔼水中村,洒洒屋上竹。廛居远山市,屣脱去尘俗。朝看碧山爽,夕泛晴波绿。江湖有襟带,冠屦无拘束。昔闻东吴老,本出南州族。封非渭川户,乞岂鉴湖曲。溪山旧业在,图史清风续。华跻历台省,雅尚在林谷。梦寐三十年,此村还此屋。宦途复倾盖,佳画时...
-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其一》拼音版
古人多龃龉,吾党故徘徊。表弟邀予出,参军载酒来。南湖未新柳,东巷且残梅。但恐辟书至,将军幕府开。
-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拼音版
...泮宫籍,端居常屡空。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但可胜茶...
-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其一》拼音版
同是清閒客,俱为放浪游。晴山依雪壮,野水带冰流。风急松杉乱,年登荠麦收。生涯虽未老,吾欲觅菟裘。
-
《上清外史薛玄卿寄题菌阁且约以游武夷次韵以答》拼音版
馀杭山水著飞楼,楼外长林地转幽。十亩树阴闲濯足,一帘荷气晓梳头。山涛举代嵇康懒,张说论文薛稷忧。萧散人间两外史,平生犹欠幔亭游。
-
《玉堂合欢花初开郑潜昭率同院赋诗次韵》拼音版
一树高花冠玉堂,知时舒卷欲云翔。马嘶不动游缨耸,雉尾初开翠扇张。旧渴未须餐玉屑,嘉名端合纪青裳。云窗雾冷文书静,留取馀清散远香。
-
《金华山赠同游者三十韵》拼音版
杖藜初出城西门,万株红叶如云屯。芙蓉峰前问行路,宛宛一线随潺湲。水声渐远山渐近,弱萝纤葛手所扪。须臾横侧变峰岭,高岸忽复为平原。细泉浏浏竹竿直,石树骈立疑同根。剥金败碧逢废刹,犹以第一名其轩。天明独去吊遗迹,玉女委蜕空丘墦。楼居西起望明灭,石扉呀若山之樊。罅幽穴险径沮洳,膝行匍匐不得奔。剨观崖广架寥泬,双龙绕霤蟠蜿蜿。纷纶怪状满岩腹,熊虎踞伏鸾凤骞。其馀琐细无不有,形求象索难具言。前趋林麓却下缒,俯瞩九地穷涯垠。青枝翠羽不复辨,但听风水声喧喧。高烧松炬度其背,珠箔忽随华灯繁。耸身上出指绝顶,碧桐高下弥山园。...
-
《访僧邻庵次韵》拼音版
拂石题诗满袖岚,寻僧又过竹溪南。乾坤浩荡酒乡寄,山水苍寒琴意参。老燕未归同是客,孤云无住孰为庵。寂寥午夜松风响,疑是神仙接麈谈。
-
《重游镜曲次韵》拼音版
青眼重逢白发新,旧游却恐是前身。野鸠妒客招呼雨,江燕随人管领春。曾附仙舟追李郭,独提诗律继黄陈。镜中恨不移家住,山水苍苍老钓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