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跟从岐王夜间事宴游玩的情景。首联叙岐王奉诏离开京城去九成宫避暑,中间二联集中写九成官消暑胜地的景致,尾联承上以夸耀收结。全诗描述贵族的避暑生活以及纵情于歌舞的欢饮感受,风格清新,语言典雅,用典巧妙。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19年
创作背景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王维在长安游历,曾随岐王在九成宫避暑,应岐王之命作诗。九成宫最早是隋文帝的离宫(不在都城的宫殿),名“仁寿宫”,唐太宗修复并扩建,改名“九成宫”,言其宫殿有“九重”之雄伟。九成宫在开成元年(836)被洪水冲毁正殿之前,经常有皇帝、宗室来此避暑。
相关诗词
-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
九成宫秋初应诏
帝圃疏金阙,仙台驻玉銮。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林树千霜积,山宫四序寒。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舜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
宫词·其五十一
日影风乌树影浓,黄门轻骑疾如风。一行御札缘何事,敕借宁王避暑宫。
-
题郭忠恕九成宫图
铁马归来定太平,九成宫殿暑风清。龙蟠古洞长藏雨,凤入层台自度笙。画栋尘空巢燕去,苍崖云掩路碑横。秦川忽向丹青见,魂梦依稀识化城。
-
九日怡园雅集
吟风弄月夏秋好,霜信又催重九早。避暑已过寒未来,佳节登高豁怀抱。渊明生日传无徵,聊就重阳祝寿考。同侪争上皆山亭,定有天风吹浩渺。怡园主人兴最豪,何止十人才足...
-
九成宫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纷披长松倒,揭蘖怪石走。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荒哉...
-
九成宫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
过九成宫
凤辇东归二百年,九成宫殿半荒阡。魏公碑字封苍藓,文帝泉声落野田。碧草断沾仙掌露,绿杨犹忆御炉烟。升平旧事无人说,万叠青山但一川。
-
赴麟游县过九成宫
百里苍山深,地高无畏暑。当时移天仗,岩谷化玄圃。隋唐迭废兴,俯仰成今古。行人过故宫,马蹄踏柱础。尚馀粉皮松,野老谈女武。玉龙拿层崖,直立啸风雨。最爱醴泉碑,伯仲厕虞褚。石本遍天下,墨薮刈其楚。年时北风恶...
-
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怀杜太尉
艰难尝共理,海晏更相悲。况复登堂处,分明避暑时。绿槐千穗绽,丹药一番迟。蓬荜今何幸,先朝大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