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是南宋词人曾觌所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讲行客之“伤"眼前邯郸古道的连天衰草固足令人神伤,当年转瞬即逝的繁华,也因现今的政治形势和疆界的划分而成为“不堪思忆”的东西了。下片紧承“古”“伤”二字,结穴于“空”这个观念。全词描写了邯郸道上的见闻,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沉郁情怀。作者用以虚衬实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屈辱和惨痛又无法逃避痛苦。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忆秦娥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身为贺金正旦副使的曾觌,同正使汪大猷一道奉命出使金国,当他行进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邯郸道上,望见丛台遗迹,胸中的阵痛更不由得涌了上来,于是写下了《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这首词。
相关诗词
-
《淇县道中望西山有感》拼音版
海天回首思茫茫,入眼青山欲断肠。缥渺烟芜秦塞迥,飘零霜树楚云凉。逢人把酒酣清夜,高兴题诗付锦囊。自叹路难难未已,此行真自愧王阳。
-
《梦横塘·替卢梦邯赞府蕉窗忆梦图》拼音版
乱蛩如絮,旧燕来窥,个侬心事犹昔。嫩绿芭蕉,卷不尽、新愁盈尺。被恋余熏,袜留纤影,客怀空积。道云和再鼓,曲罢人遥,窗前雨,声声滴。君家有个卢生,在邯郸道上,一枕轻掷。省识家风,偏又阅、蓟燕陈迹。只须向、炉边醉到,使者氤氲更谁觅。此境迷离,耐人寻味,问何...
-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拼音版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
《送郭乂杂言》拼音版
...酒楼。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早年已工诗,近日兼注易。何时过东洛,早晚度盟津。朝歌城边柳亸地,邯郸道上花扑人。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曾上君家县北楼,楼上分明见恒岳。中山明府待君来,须计行程及早回。到家速觅长安使,待汝书封我自开。
-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拼音版
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
-
《海上秋怀》拼音版
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
《忆秦娥·用太白韵》拼音版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
《思子台有感二首·其一》拼音版
曾家机上闻投杼,尹氏园中见掇蜂。但以恩情生隙罅,何人不解作江充。
-
《望江南·有感》拼音版
无限事,断送在长安。只见前人前事好,后人谁道后人难。青史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