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宋〕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词作。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上片写临行前的情景,下片写饯别情景。此词所写的饯别场面,被装点得很像一出动人的独幕剧。全词忧愤深沉、豪情激越,发展了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特点,体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
- 作品别称一剪梅·束缊宵行十里强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一剪梅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此词作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当时刘克庄被贬广东任广南东路提举常平官,王迈为之送行。王迈,字实之,是刘克庄的好朋友。刘克庄称赞他:“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满江红·送王实之》)反映出对他的敬重、赏识。在刘克庄奔赴广东之际,王迈夜半相送,情谊之真挚已然可知。
刘克庄以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刘禹锡曾因讽刺朝中新贵被贬;刘克庄则因《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之句,被人指为“讪谤当国”而被罢官。在作此诗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职。他在《病后访梅九绝》中有一首诗说:“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其愤慨怅然之情,及其清品傲骨,表现得非常清楚,与唐代的诗豪刘禹锡相比,亦觉无愧。此时到广东做路一级的官,他“不以入岭为难”,然内心如刘禹锡式的不平之气,是不会遽然消失的。
相关诗词
-
一剪梅·春晚
妒花风雨在花前。开也堪怜,落复何言。愁魂斜亸泪珠悬,弱蒂难坚,红影难圆。何事迷香双蛱蝶。浪向东园,魂梦相牵。谁知不是养花天,试听啼鹃,春在谁边。
-
一剪梅·和董令升赠魏定甫侍儿
风揭珠帘夜气清。香扑尊罍,初见云英。蓝桥何处旧知名。今夕相逢,此恨消停。劝酒嫣然一笑倾。细意端相,无限娉婷。曲终犹带绕梁声。莫辞沉醉,为覆金觥。
-
一剪梅·春水和李宾石
一镜烟痕望里收。咫尺回桥,绿软香柔。有人扶上木兰舟。载了春心,荡了春愁。冶叶传情恨未休。照影婵娟,那处妆楼。小红栏外是西洲,今日东风,明日东流。
-
一剪梅·东阁梅开极盛时
东阁梅开极盛时。朝咏繁枝。暮写疏枝。个人风韵与花宜。不假铅华,姑射冰姿。别后情怀见后疑。怅恍夷犹,无语颦眉。欲陈芳酌更矜持。我自怜卿,卿意怜谁。
-
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
乘轺岭外丈人回,奉使天南学士来。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驿辞濑口初逢菊,界入潮州定折梅。莫怪襄阳负韩约,芸香又好赐环催。
-
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