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六
〔魏晋〕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昔闻老者忆平生,常捂耳朵不喜听。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无奈我今五十岁,忽然亲将此事经。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求我盛年时欢乐,竟已丝毫无性情。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日月匆匆光阴快,岂能再有当年景!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倾尽家财持作乐,剩余岁月了此生。
有子不留金(1),何用身後置!
无需为子留金钱,岂用为死去经营!
小提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此诗以“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起句,道出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不喜听人生易老的无忧无虑,而五十岁倏尔而至时才真切地感到昔日长老频道人生易老亲故凋零的无奈。而今当阅尽悲欢之后,再欲寻觅昔日的欢欣时,沧桑岁月的剥蚀使得欢娱的心只剩下了沉重,没有了欢娱的理由。“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是诗人感到时光无多、此生难再而追求的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相关诗词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三
奥区数雍州,形胜闻天下。洪河带泾渭,终南亘太华。褒斜接陇首,崤函扼中夏。秦穆恃险阻,建国遂称霸。始皇嗣遗绪,并吞靡遑暇。不知恢至德,惟务逞雄诈。国祚甫二传,功业竟沦谢。孰知奉春君,能反沛公驾。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隋文初启祚,经营逞私智。竭力事浮屠,梵刹遍都市。李唐踵遗风,崇尚亦非细。弘兴土木工,创建极华丽。章敬最知名,妆严乃其次。于今总丘墟,亦足监兴废。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四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二
苍姬都丰镐,国祚日隆昌。所积本仁厚,岂惟恃富强。自后继者谁,刘汉暨李唐。复能施德政,宜其胤祚长。嬴政与杨隋,再传即灭亡。福善与祸淫,天理诚昭彰。
-
蒙古土风杂咏十二首·其六·骨占
烂头烂胃蹴蔬羊,取骨为占以火扬。额祝便因看墨坼,心虔率可定灾祥。古方略异太人卜,纷议非关待诏郎。不用何妨识其事,至平易里至奇藏。
-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辰沅风壤带三苗,一望乾坤吐纳遥。翼轸众星朝北极,岷嶓诸岭导南条。天邻巫峡常多雨,江过浔阳始有潮。近日诗怀殊浩渺,谩将新句写芭蕉。
-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三
正是霜台弭节时,不堪风物动相思。庭前绿草飞蝴蝶,城外清江叫子规。北地关河频入望,南天雷雨自无私。预将归橐酬知己,万里观风剩有诗。
-
松坞草堂新成杂兴十二首·其六
牛峰东南高触天,大石小石西苍然。疏帘对隐乌皮几,浊酒閒吟白雪篇。六代英雄埋野草,一川花柳媚江烟。无端人世升沈事,莫近山翁醉舞边。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二
初霜将授衣,木叶飘秋岭。行吟未能休,爱此篱边景。白衣送酒来,解我襟怀冷。蒯氏亦何人,作诗名隽永。其于圣贤乐,茫然如捕影。鄙哉战国术,纵横任驰骋。胸中何扰攘,无由定而静。
-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一
积雨连朝喜晚晴,天开睥睨望边明。水添沅澧新涛急,山洗黔巫宿瘴清。奉使每期三尺正,观风快睹万方平。霜台永日多诗思,新笋儿孙次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