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此诗以“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起句,道出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不喜听人生易老的无忧无虑,而五十岁倏尔而至时才真切地感到昔日长老频道人生易老亲故凋零的无奈。而今当阅尽悲欢之后,再欲寻觅昔日的欢欣时,沧桑岁月的剥蚀使得欢娱的心只剩下了沉重,没有了欢娱的理由。“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是诗人感到时光无多、此生难再而追求的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相关诗词
-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其七》拼音版
化外成都会,迁流或百年。土音晓鴂舌,火色杂鸢肩。马粪犹余臭,牛医亦值钱。奴星翻上座,舐鼎半成仙。
-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其十二》拼音版
远拓东西极,论功纪十全。如何伸足地,不到尽头天?宝盖缝花网,金函护叶笺。当时图职贡,重检帝尧篇。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十二·上都分院》拼音版
晨兴过桓州,旭日生苍凉。举头见觚棱,金碧何巍煌!洪河贯其前,青山环四傍。暮投玉堂署,鳌峰屹中央。升阶旅群彦,官烛分馀光。琴册森在侧,谈笑来清觞。列坐无所为,陈诗咏黄唐。帝乡岂不乐,父母远莫将。起视云汉低,垂星烂寒芒。南飞有冥鸿,邈哉天际翔。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七·赤城》拼音版
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五·枪竿岭》拼音版
忆昔赐第归,吾母适初度。蹉跎岁月晚,今辰乃中路。居人誇具庆,游子惭叱驭。兹山称最高,扬鞭入烟雾。矗矗多峭峰,濛濛饶杂树。崎岖共攀援,踯躅频返顾。陈情未成表,登高讵能赋!独怜山下水,远向卢沟去。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二·刘蕡祠堂》拼音版
刘君古遗直,祠堂在丘园。嗟此豪杰窟,文雄歘孤骞。平生二三策,匪徼明主恩。琐琐谈得失,无乃市井言。凭高一长望,若厌车马喧。微风过疏雨,青山满前轩。阴晴倏异态,浮云实无根。悠悠千载心,去去勿复论。
-
《古诗十二首 其六》拼音版
明日未可卜,不饮当何时。回樽酌美酒,自劝玳瑁卮。二八理朱弦,逸态世所稀。高音动中曲,欲言难致辞。同声意相悦,情谐心自知。为欢浩无方,顾景惜若悲。人生鲜百岁,忧乐常互俱。欢娱不宿昔,零落在须臾。无为感穷达,刺促日摧眉。
-
《云谷杂诗十二首·其七·怀人》拼音版
吾党二三子,欲来从我游。尘机谅扰扰,遐诺终悠悠。空山日复晚,伫立怅夷犹。
-
《杂诗十二首·其八》拼音版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
《杂诗十二首·其十》拼音版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