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观音台望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用“围棋局”“菜畦”作喻,描画长安城整饬、匀称的布局,笔直、宽敞的街道;后两句笔锋转向唐都政治活动的中心即大明宫,写早朝情景,以“一条星宿”为喻,写出火把之多,官员之众,仪礼之盛。此诗的描写具体生动,言简而意丰。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827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时诗人在长安,登上乐游原上的观音台,望着远处的长安城,诗人浮想联翩,写下了《登观音台望城》这首诗。
相关诗词
-
《观音阁望江》拼音版
尘服乍辞鞍,花台共倚阑。林端凭树短,阁上见江宽。地拔千寻险,山藏四月寒。东流为谁逝,终日浩漫漫。
-
《舒城登观音寺偶会故人朱从善酌酒赓诗至晚而别》拼音版
役役苦连旬,偶得山水趣。龙冈势盘环,淝水奔回互。窈窕青莲宫,独倚云间住。石门青重重,松杉夹微路。殿隐翠微中,僧归夕阳处。飞溜溅香雪,宝树凝甘露。梵语空中闻,天花檐外雨。山开景觉媚,溪断人稀渡。超然惬所适,而复故人遇。扫石坐林阴,携手话平素。田家沽浊醪,野老荐香芋。赓句喜新联,谈空得缘悟。醉来恣游赏,跻高穷一顾。远近闾井分,参差峰峦聚。鹤巢万壑松,烟敛千村树。咫尺周瑜城,微茫颉羹墓。幽怀颇同调,徘徊不能去。更约芳春期,兹焉重游寓。
-
《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拼音版
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万里相逢贪握手,百年多病独登台。短墙若在从残草,皂盖宁忘折野梅。正是江南好风景,蓬门今始为君开。
-
《登宝月台望定山诸胜》拼音版
凌晨遵北郭,曳杖远尘事。崇宇一跻攀,悠然成小憩。平畴澹以旷,流览极无际。丛茜互蔽亏,晴峦婉相媚。崖壑露奇峭,洞户争瑰异。峨峨引秋旭,杳杳落空翠。变现发奇赏,清芬抉幽邃。讵直艳游观,已识栖真意。
-
《登赊月台望圭峰》拼音版
凉梦初醒午后钟,高台閒眺信孤筇。微茫一带苍烟外,占断斜阳三五峰。
-
《中元日登越王台望海南·其二》拼音版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危台掀突兀,老头搅飕飗。北客眼生处,南方天尽头。海槎乘兴去,咫尺是瀛洲。
-
《登观音阁吊安亲王故园》拼音版
落木响萧飕,遥登古佛楼。白云樵子径,黄叶废园秋。台榭啼乌恨,邱林落日愁。临风吊遗迹,竹外梵声幽。
-
《九日登观象台归饮凭虚阁》拼音版
象纬丹梯凌绝巘,鸡鸣高阁俯凭虚。古今人世登临外,百二山河览眺馀。九日天涯催节序,万峰秋色落郊墟。绿樽醉把黄花看,乌帽愁惊白发疏。
-
《登观音山洞》拼音版
悬厓临江皋,飞阁栈石面。空中金像古,舄下云涛溅。淮楚指顾间,河汉中流见。幸与风水遭,宁辞登涉倦。
-
《次韵翁梦山与徐芝南登观音山》拼音版
台省群英集,春山二妙徂。望深青嶂眇,兴极紫云孤。悦韵迁莺早,奇标振鹭馀。自堪欣丽景,谁更问清都。羽客丁归鹤,诗人郑鹧鸪。行歌三月里,瑶草着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