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相关诗词
-
《论语·16《季氏篇》》拼音版
...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
-
《论语·20《尧曰篇》》拼音版
...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
-
《论语·19《子张篇》》拼音版
...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
-
《论语·18《微子篇》》拼音版
...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
-
《论语·15《卫灵公篇》》拼音版
...之,今亡矣夫!”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
《论语·13《子路篇》》拼音版
...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
-
《论语·12《颜渊篇》》拼音版
...惑与?”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
-
《论语·学而篇》拼音版
...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第12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第13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第14章】子...
-
《论语·为政篇》拼音版
...”【第21章】或谓孔子曰:“子奚 不为政?”子曰:“《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第22章】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第23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
-
《论语·3《八佾篇》》拼音版
...也。”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