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上三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时的作品,收录于《全唐诗》。全诗虽仅八句四十字,却充分表现了诗人上长江三峡时行路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痛苦。此诗表现手法多样,语言自然真率,虽流露出忧郁伤感的情绪,但气象雄伟,意境开阔,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8年冬
创作背景
这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经三峡时的作品。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璘以平定叛乱为号召出师,曾三次派遣使者聘请李白参加他的幕府,李白出于报国立功的良好愿望应聘入幕。至德二载(757年)唐肃宗李亨和永王李璘发生夺权内讧,李亨消灭了李璘的军队。李白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后来又流放夜郎。他从九江逆流而上,走了近一年到达宜昌,接着便进入三峡,写下《上三峡》此诗。当时李白59岁。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比前面更慢,送行的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诗人就更加感到孤独,情绪更坏。
相关诗词
-
上泷谣四章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上泷犹可,下泷杀我。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千尺之势,十沉一浮。篙直如箭,船石不见。篙曲如弓,船石相舂。上泷船单,下泷船双。六泷可过,一石不容。
-
上三峡谣
潮上飞来,一宿即回。飞来潮上,二禺皆响。
-
题董邦达摹宋马远潇湘八景图·其三·山市晴岚
林端岩际翠模糊,坛酿新篘已可酤。西去巴陵上三峡,流风何处觅当垆。
-
望三叠泉谷帘泉而不能至
只游玉峡并三峡,未到帘泉与叠泉。少日跻攀今老矣,且随筋力度残年。
-
湘南杂咏三首·其三
于阗几载洮阳上,临难方图籍寇兵。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涂穷反噬三湘地,风靡长驱八桂城。常武不歌天亦老,琵琶又作过船声。
-
三峡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
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坐从日暮唯长叹,语到天明竟未眠。齿发蹉跎将五十,关河迢递过三千。生涯共寄沧江上,乡国俱抛白日边。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流落半归泉。醉悲洒泪春杯里,吟苦支颐晓烛...
-
过羚羊峡
...摇橹,长徽短纆柔如组。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泷水肠。兼山习坎为束峡,譬则咽喉司吐纳。昨宵峡口闻风雷,耳长目短心先骇。今朝峡中豁烟雾,山色水声浑不住。此时此景堪语谁,当境不觉旁得之。上如龙伯大人抚长剑,截取方舆作天堑。下如任国公子垂钜竿,坐临砥柱观...
-
山峡图
大江水落岷峨西,三峡上与浮云齐。飞湍奔腾下绝险,怒与石斗如奔霓。君不闻滟滪如象,瞿塘莫上。滟滪如马,瞿塘莫下。黄牛剑石真龙阿,巫峡之口双盘涡。蜀山五月消尽太古雪,倒泻银汉翻秋波。江声出峡经险窄,险似龙门砥柱当黄河。西川贾客何危哉,楼船万斛天上来。船家放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