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雨花台》是清朝诗人魏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情感的起伏变化为线索,题为“登雨花台”,笔墨却并没有以景物为主,而是倾尽全力喷涌出深沉浓烈的愤激哀怨之情。这些情感又集中于明代开国皇帝的陵墓被践踏翦伐这一具体事物的景象之上,使情感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无法抑制的颤动,从而增强了诗的力度。《登雨花台》先抒情,后写景,先抒情诗因为迫不及待,后写景则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对仗工整。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登雨花台》此诗作于1663年(康熙二年),据明亡已二十年。作为长期隐居故乡的遗民诗人,魏禧四十岁时来到旧京南京,登上今中华门外的雨花台,仍感慨万千,写下这首七律。
相关诗词
-
《雨花台独步》拼音版
燕蓟走江浙,洋洋夸此台。
-
《龙君超徼集章台以看花台为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天际飒轻雷,浓阴泼地来。丛中避粉黛,树底卧樽罍。数点将穿屋,移时忽泛台。只疑旧歌舞,化作雨云回。
-
《卖花声·雨花台》拼音版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
《春日雨花台眺望有感》拼音版
朱雀门前花草空,明驼尽载景阳宫。
-
《雨花台》拼音版
不见梁时说法僧,一台芳草自青青。满山码碯殷红子,空验天花旧点灵。
-
《金陵雨花台遂至故人刘叔亮墓》拼音版
雨花台上看晴空,万里风烟入望中。人物车书南北混,山川襟带古今同。昆虫未蛰霜先陨,凤鸟不鸣江自东。绿发刘伶缘醉死,往寻荒冢酹西风。
-
《雨花台所见》拼音版
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
-
《雨花台》拼音版
莫说南朝胜概繁,只今近郭已江村。台荒浪纪曼花坠,事往空馀古意存。瓯缺正缘轻纳景,鼎分谁谓不如孙。滔滔千载兴亡恨,尽付凭栏对月樽。
-
《雨花台》拼音版
乱草踏秋碧,斜阳立晚红。天低昏海雾,江阔渡淮风。台有馀基壮,碑无旧观丰。愁人惜倦眼,不敢送归鸿。
-
《雨花台》拼音版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客愁已付葡萄绿,径雨空馀玛瑙红。我亦欲谈当世事,无人唤醒紫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