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盛孝章书
〔两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论盛孝章书》是东汉末文学家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信。在信中,孔融叙述了好友士盛孝章的危因处境,呼吁曹操对他加以救助。信中引经据典,讲说道理,举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例子。把救助朋友与招揽贤才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恳切,词意委婉动人,十分感人。
- 作品别称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东汉建安九年
创作背景
《论盛孝章书》写于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是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 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恃才放达睥睨自己的名士很是嫉妒怨恨,盛孝章因此曾经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孔融与盛孝章是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求救。曹操接信后,即征召盛孝章为都尉,征命还没有送到,盛孝章就被孙权杀害了。
相关诗词
-
挽庄逵吉联
江淹赋别,杜牧工愁,读北海论盛孝章书,早识斯人无永岁;春雨填词,秋灯校史,仿玉溪题李长吉集,尚堪没世有传书。
-
挽王鼎丞联
当年定交在太白楼头,倚马才高,共看人敬张君嗣;异日掩泪过八公山下,停车腹痛,苦忆书论盛孝章。
-
送盛顺伯归丹阳
人雒相看鬓发苍,十年踪迹阻沧桑。畏途自懒嵇中散,古道难忘盛孝章。龙卧东京留党锢,乌啼北寺共星霜。樽前欲别重牵袂,辇路长秋过夕阳。
-
挽程尚书词
人间一日履声藏,天上文昌落正芒。直谅无朋今魏汲,师承有法古韦康。思陵册府严招聘,孝庙经帷盛表章。岁晚山林谁得似,十年高卧乐羲皇。
-
送盛箴
博学苏明允,多才盛孝章。计偕随汉荐,宾发自周乡。雄剑照秋水,青袍含御香。遗珠君莫叹,天子重明扬。
-
右丞相张公达明营别墅于汝川记可游者九处绘而为图贻书属晋陵孙某赋之·金石台
曾台接丛霄,东西郁相望。地灵钟神秀,人物擅一方。相居践台斗,争雄两巍卬。倚薄云雨近,蔽亏星月光。陈迹恍如接,尊名缀前芳。独有真男子,平生盛孝章。
-
重刊先世北海集有述
...节何猖狂。其余建安子,仁义志久荒。草檄愈头风,借面以吊丧。碌碌何足数,谁为声价昂。列祖北海公,风厉不可当。矫世敦古道,独论盛孝章。观其友祢生,抱负岂寻常。裸衣骂广座,挝鼓声悲凉。非公孰具眼,彼此相激扬。瞒也狐鼠俦,公真威凤翔。当其未遇害,汉祚固无伤...
-
又题雨山所藏黄石斋文治论卷子
...鱼,有道无道直如矢。石斋可与史鱼匹,毕生不屈得其死。奇哉斯人乃多艺,文辞书画皆绝美。迂僻疑当含瓦石,广平梅花定何理。忍盦昔藏泼墨卷,莲叶戏蟹半入水。《孝经序论》杂骈散,蔡夫人书犹可喜。忍盦久亡不可见,今见此捲毛发起。雨山端人能宝此,殷勤使我题纸尾。...
-
读江侍御春霖弹章书后
尔辈纷纷负景皇,从今四海见封章。谏官如此宁非瑞,名教复名殊有光。狐鼠成群人可去,蓬蒿作柱事堪伤。台中阅道应无恙,独立雷霆待汝当。
-
怀赵藏愚
照我双眸炯炯光,无端落拓少年场。难纾忧愤嵇中散,独念平生盛孝章。贫后梦魂真似水,愁来烟月不能狂。思牵隔岁逢君日,一树梅花放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