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三首·其一
〔两汉〕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càn)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七哀诗·西京乱无象》是其中第一首诗写诗人初离长安在郊外所见难民弃子的惨状,感叹于盛世的难得。
- 作品出处王侍中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192年
创作背景
《七哀诗三首》此诗写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这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催、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这时王粲逃往荆州,依靠刘表以避难。此诗是王粲初离长安往荆州时所作。当时他是十六岁。
相关诗词
-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其一
不比尧夫新悦泽,依然迂叟旧清羸。末年先帝攀髯恨,几处遗民堕泪碑。上自易名真独断,史当立传要雄辞。道山堂上分襟句,岂料今为绝笔诗。
-
七哀诗七首·其一
有客有客何累累,国破家亡无所归。荒村独树一茅屋,终夜泣血知者谁?燕云茫茫几万里,羽翮铩尽孤飞迟。呜呼我生兮乱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
-
四月九日与弟秉之进之过通安桥顾氏因偕玄敬登阳山绝顶次日过虎山桥七宝泉至灵岩山而还得诗三首·其一
...苦不早,公孙白骨缠荒草。子胥伯嚭两丘墟,天地茫茫人易老。划然长啸来悲风,一杯敬酬浮丘公。何时借我绿玉杖,从此拄过扶桑东。诗成西日下山去,回视山椒但烟雾。
-
七哀诗七首·其三·沈孝廉日昆
...曲高和乃寡。汪汪千顷波,谁能澄淆者。龙卧或在渊,虎变亦于野。名盛时未遇,道广心弥下。滔滔东逝波,日夜无停泻。斯人不可作,三叹泪盈把。
-
七哀诗七首·其五·蒋文学瑑
...已见光华异。竹马共遨游,美酒垆头醉。得句各自矜,先鞭恒并辔。自谓金石交,宁知中路弃。白日浮云掩,朱华严霜坠。穗帷既以除,三径芜不治。一歌薤露辞,遂使心憔悴。
-
题凌孟徵天空海阔簃诗钞并答所问台湾事三首·其一
欲问天空海阔处,来访天空海阔簃。九江门下几人在,风雨萧萧高咏诗?
-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
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其一
相送出江浔,泪下沾衣襟。何用叙离别,临歧赠好音。敬通才如此,君山学复深。明哲遂无赏,文花空见沈。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
-
杂诗三首·其一
羲驭行太空,海宇仰其光。咫尺沧海隅,群鸟集扶桑。乘时竞奋飞,引脰鸣朝阳。众鸟欣有托,后先低回翔。冥鸿吊孤影,四顾惭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