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
〔两汉〕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作品结构完整,语言平易隽永,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用事感怀自然浑成,从容柔曼,一往情深,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 作品出处文选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背景
这篇赋见于《文选》卷十一,是王粲南依刘表时所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战乱关中,王粲南下投靠刘表。建安九年(204),即来到荆州第十三年的秋天,王粲久客思归,登上当阳东南的麦城城楼,纵目四望,万感交集,写下这篇历代传诵不衰的名作。
相关诗词
-
登岳阳楼 其三
几思假日赋登楼,风雨连连不肯休。待得晴时又成去,再三举手谢沙鸥。
-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不得登修觉山径过眉州三绝·其二
离合纷纷怕远游,远游仍怕赋登楼。何须一望三千里,望尽西州转更愁。
-
三山林唐杰潘庭坚张农师会于丁岩仲新楼
又携诗卷到南州,尘满征衫雪满头。桃李春风故园梦,江山落日异乡愁。樽前一笑真奇事,坐上诸君尽胜流。政倚清谈洗胸臆,莫教王粲赋登楼。
-
兵后弥望止烧痕烟雨楼独存水上
河抱孤城荡夕曛,柳塘新涨野桥分。烧痕过雨生晴绿,鹭阵冲寒破水云。烟树万家惟鸟雀,荆榛一郡罢耕耘。乱离不敢登楼赋,南陌残花草正薰。
-
湘南楼
偶陪群彦赋登楼,一笑聊宽故国愁。近郭山来晴槛里,待船人立晚沙头。春天晴雨常多变,晦日文书得小休。尚有残钱沽老酒,落花时节约重游。
-
点绛唇·赋登楼
休惜馀春,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帘卷西山雨。一掬愁心,强欲登高赋。山无数。烟波无数。不放春归去。
-
午日谢性卿招集斋中薄暮登楼赋此
竞渡逢佳节,多君折简招。艾符方在户,莆酒且盈瓢。对榻挥玄麈,登楼拂斗杓。左徒遗恨在,千载未能消。
-
咸阳县令求清渭楼诗和何子应长句
...泛红叶,春天波荡桃花节。清名不与世荣辱,混浊何尝妨至洁。八川分流皆异态,七泽胸中无芥蒂。直须面面倚危栏,殚睹雍州原野火。楼中有客雍门弹,坐上悲歌击樽坏。何侯精采如琳琅,携诗揖我谓我臧。我今为子登楼赋,书版一讽悲兴亡。
-
中都鼓楼赴储司彭晦虚亲丈之席别后寄怀
第一山前第一楼,当年缔造协神谋。万家阛阓如鳞合,四野风烟似海浮。桐柏东来思禹绩,星辰北望见皇州。何许更作登楼赋,已为司徒半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