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周颂·访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成王拜谒周武王庙时与群臣商议国事的诗歌。全诗一章,十一句,前二句说明拜武王庙的宗旨;中六句表白心迹,希望群臣帮助;末四句祈祷武王神灵保佑。章法错综,结构谨严。这首短诗以成王的口吻表达出来,一是希望众老臣辅佐自己,因此用词谦恭;二是拿继承先王之道说事,假先王之威来教导老臣。可谓蕴籍含蓄,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这是周成王朝周武王庙,与群臣商议国事的诗。周武王为太子时,因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得以直接掌权,处理朝政,控制大局,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后又协助回归的文王征服西方诸侯,攻伐征战,亦老到内行。文王去世,武王即位,无惊无险,不仅局势平稳,而且国力迅速增强,一举完成灭纣革命,乃是水到渠成。成王即位的情况则大不相同。武王于克殷后二年去世,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尚处孩提时期的成王根本无法填补,因此由武王之弟周公摄政辅佐。摄政只不过是通向新王正式治国的过渡,在这一过渡时期,周公不仅要日理万机,处理朝政,而且要逐步树立起新王即成王的天子权威,《周颂·访落》便反映出这种树立权威的努力。
关于《周颂·访落》的作者,有人说是成王自作,有人说是太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代成王立言。其创作时间,应是在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时。《毛诗序》云:“《访落》,嗣王谋于庙也。”这个朝先王之庙、谋于群臣之举,郑玄笺认为是在“成王始即政”时。孔颖达疏对这一时间所作的界定更为明确:“此‘未堪家多难’,文与《小毖》正同,但郑以此篇在居摄之前,《小毖》在致政之后。”由于“成王始即政”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在继武王位之时,一是在周公摄政结束还政之时。郑笺用“始即政”是一个含混的时间概念,因此孔疏的明确界定十分必要。后世出现了因含混而生的歧解。如朱熹《诗集传》在《周颂·闵予小子》篇末云:“此成王除丧朝庙所作,疑后世遂以为嗣王朝庙之乐。后三篇(指《周颂·访落》《周颂·敬之》《周颂·小毖》)放此。”周时对亡父行“三年之丧”(期限为二十五月)礼,然则朱熹所说已不是“始即政”之际。还有学者认为《周颂·访落》作于周公还政之后,释“家多难”为管叔、蔡叔、武庚和淮夷之难,其理解与诗的原义大相径庭。
新王权威的树立,关键在于诸侯的态度。先王在世,诸侯臣服;然先王去世,新王即位,以前臣服的诸侯未必全都视新王如先王。成王始即政,对诸侯的控制自然比不上武王时牢固,原先稳定的政治局面变得不那么稳定而处处隐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这也十分自然。帝王的更替,特别是幼弱的帝王取代成熟强大的帝王,给诸侯提供了权力再分配的机会,局势不稳的根源即在于此。使诸侯回到自己的牢固控制中来,便成为周王室必须面对的课题。当时周王室的象征是成王,而实际的掌权者则是摄政的周公,从这个意义上说,《周颂·访落》所体现的正是周公的思想,不过用成王的口气表达而已。
相关诗词
-
《寄周司理》拼音版
日月走劻勷,舟楫卧烦暑。凉秋在万里,客子安得语。周侯磊落人,怜我自熬煮。殷勤半月留,可得一笑许。别来今几日,坐此百里阻。清风不时来,晓月仍半吐。卷帘看修竹,忽似对眉宇。人生行乐...
-
《早起作颂访愚禅师》拼音版
晓日珑璁竹入门,石鱼吼处恰翻身。老夫遽起无馀事,收拾儿童访道人。
-
《醉落魄·江天云薄》拼音版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阑干角。
-
《浪淘沙·落日在阑干》拼音版
落日在阑干。风满晴川。坐来高浪拥银山。白鹭欲栖飞不下,却入苍烟。千里水云寒。正绕烟鬟。拍浮须要酒杯宽。天与吾曹供一醉,不是人间。
-
《元夕访忍毋我已睡复起》拼音版
残缸零落数枝红,春在空濛薄雾中。
-
《醉落魄·重午日过石熙明出侍儿鸳鸯》拼音版
薰风池阁。小红桥下荷花薄。沙平水浅山如削。水上鸳鸯,何处风吹落。今朝端午新梳掠。锦丝围腕花柔弱。人生只有尊前乐。前度刘郎,莫负重来约。
-
《青玉案·梅花落尽人谁管》拼音版
梅花落尽人谁管。暗凄断、伤春眼。雪后平芜春尚浅。一簪华发,满襟离恨,羞做东风伴。斗花小斛兰芽短。犹是当时旧庭院。拟把新愁凭酒遣。春衫重看,酒痕犹在,忍放金杯满。
-
《鹧鸪天·非蝶非周梦里身》拼音版
非蝶非周梦里身,蘧蘧栩栩太无因。凭君说法生花笔,唤醒痴迷几劫尘。风铎乱,晓钟频。梨云犹自恋芳春。邯郸枕畔并州剪,消得卢郎一欠伸。
-
《减字浣溪沙·一晌温存爱落晖》拼音版
一晌温存爱落晖,伤春心眼与愁宜,画阑凭损缕金衣。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
-
《溪山落木图》拼音版
溪山落木正萧萧,野客寻诗破寂寥。一路夕阳秋色里,不知吟到段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