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赋
〔先秦〕
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玄洲,止而并见于楚襄王。
登徒子曰:「夫玄洲,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
王曰:「其善柰何?」
登徒子对曰:「夫玄洲钓也,以三寻之竿,八丝之线,饵若蛆寅,钩如细针,以出三赤之鱼于数仞之水中,岂可谓无术乎?夫玄洲,芳水饵,挂缴钩,其意不可得。退而牵行,下触清泥,上则波《风易》,玄洲因水势而施之,颉之颃之,委纵收敛,与鱼沈浮。及其解弛也。因而获之。」
襄王曰:「善。」
宋玉进曰:「今察玄洲之钓,未可谓能持竿也,又乌足为大王言乎!」
王曰:「子之所谓善钓者何?」
玉曰:「臣所谓善钓者,其竿非竹,其纶非丝,其钩非针,其饵非寅也。」
王曰:「愿遂闻之。」
玉对曰:「昔尧、舜、汤、禹之钓也,以圣贤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钓道微矣,非圣人其孰能察之?」
王曰:「迅哉说乎!其钓不可见也。」
宋玉对曰:「其钓易见,王不察尔。昔殷汤以七十里,周文以百里,兴利除害,天下归之,其饵可谓芳矣;南面而掌天下,历载数百,到今不废,其纶可谓纫矣;群生浸其泽,民氓畏其罚,其钩可谓抅矣;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改,其竿可谓强矣!若夫竿折轮绝,饵坠钩决,波涌鱼失,是则夏桀、商纣不通夫钓术也。今察玄洲之钓也,左挟鱼,右执槁竿,立于横污之涯,倚乎杨柳之间,精不离乎鱼喙,思不出乎鲋鳊,形容枯槁,神色憔悴,乐不役勤,获不当费,斯乃水滨之役夫也已,君王又何称焉?王若建尧、舜之洪竿,摅禹、汤之修纶,投之于渎,视之于海,漫漫群生,孰非吾有?其为大王之钓,不亦乐乎!」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此赋颇似荀子《礼》、《智》、《云》、《蚕》、《针》等写物小赋,只不过要比荀赋更加生动、形象、完整而明确。《钓赋》可以视为宋玉赋微言讽谏的代表作之一。
玄洲之钓,竿美、丝纫、饵香、钩细,行动从容,“与鱼沉浮”,可谓善钓者矣,但是在宋玉看来,这不过是小儿游戏,雕虫小技罢了,不可登大雅之堂。庸俗之人,有此钓术,还可将就,但作为一国之君,却就不足仿效了。
玄洲钓鱼,左手提娄,右手执竿,立于水边,倚靠杨柳,注意精力,竭尽思想,以至于“形容枯槁,神色憔悴,”得不偿失,没有任何乐趣可言。而与之相形的是宋玉所推崇的尧舜汤禹之钓:“以贤圣对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钓,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于是,在宋玉笔下,同一钓鱼之术,得到了新的解释,被提高,被升华了。
究其用意,正是劝谏襄王,要任用圣贤之人,修明自身道德,施仁用义,兴利除害,为万民设想,以国家为事,具有统一四海的宏伟志向,重振楚国在业,千万不可沉溺于一般的钓鱼之术,荒废国政。惟有如此,才能具备一个君王的气度,高枕无忧,万世流芳。
这篇赋无论其艺术,还是其思想性,都可以算得上宋玉赋的上乘之作。
相关诗词
-
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出示绮川西溪二赋辄赋长句为谢且以赠行
...卷难供折腰具。偶然把箸忆莼羹,乞得闲官径呼渡。江涨桥头有渡船,船头历历东林路。云烟如画水如天,笑忆红尘问良苦。我亦吴松一钓舟,蟹舍漂摇几风雨。因君赋里说江湖,破帽蹇驴明亦去。鸡犬相闻望可见,鸥鹭同盟心亦许。相过得得款溪门,雪夜前村听鸣橹。
-
文心雕龙·诠赋
...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
-
淮阴钓台
古今落落三钓台,钓名钓国台上来。韩侯尔亦何为者,可怜王孙穷饿谁相哀。羊裘不著,鹰扬复开。竹竿袅袅扬旗起,赤帜一立邯郸摧。台边学得背水阵,孙吴死...
-
程易田郑公钓台卷
富登渡口悬崖石,岌嶪凌波势百尺。师山垂钓非钓名,壁立清风缅遗迹。忠宣旧镇皖公山,大书突兀留孱颜。至今精气两不泯,仰止斋边时往还。剜苔谁识阐幽意,铁索金绳露奇字。作记...
-
过钓台
...谶龙斗,白水瞻凤翔。淳风协玄德,客星隐寒芒。桑溟忽变易,草木犹芬芳。嗟予遘迍蹇,垂老悲兴亡。溪湍兀小艇,岚气昏战场。安得钓台钓,尚友狂奴狂。
-
催会中诸老起钓台仙迹亭
打约曾同洛下英,黄鸡白酒祭山灵。钓台不减灵台乐,试问何时起钓亭。
-
游洞口钓台漫兴
洞口桃花几落开,乾坤人物已尘埃。昔年知是谁持钓,今日还教我坐台。红树枝头风袅袅,绿杨影里鸟喈喈。狂夫白首长沙客,拂破浮云跨鹤来。
-
甲寅八月约大田胡同登钓台次旧韵·其一
啸侣排云上钓矶,寒潭秋水色清奇。山林有约蹊初辟,朝市无心路欲迷。乐事今朝追洛下,仙踪终古擅名西。柳梢小鸟知人意,掷破金风弄巧啼。
-
题钓台仙迹
洞口溪头古钓矶,仙翁坐迹绝真奇。清风明月曾同伴,翠藓苍苔永不迷。云影天光波上下,桃花柳叶岸东西。何年乘鹤杳然去,春满人间鸟乱啼。
-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其一·东安晚钓
不着羊裘祇着蓑,黄昏偷钓下秋波。小桥来往行人断,物色宁教访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