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羁旅蜀地,不能及时返乡,当诗人为乡情所苦、愁思百结的时候,看见队队大雁向北归飞向中原地带,诗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缕缕。此诗寄托了深切的乡思感情,并流露出对朝廷的系念和对国事的关心。全诗情景交融,构思精巧,先赋后兴,独具特色。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764年
创作背景
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吐蕃入侵、藩镇作乱,外患内忧,国事仍很动荡。次句“乱定几年归”,表现了作为“万里客”的诗人,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洛阳、东经关中流离到秦州,再辗转流离到四川成都。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阆州飘泊时,就已经作好了准备,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峡,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严武第二次到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邀请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峡的念头,举家重新迁回成都草堂居住。杜甫在离故园越来越远的时候写了这首《归雁》。此诗写作具体时间说法不一,仇注杜诗,将其系在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春杜甫再回成都时作 。按浦起龙《读杜心解》,定为公元768年(三历三年)出峡后所作。
相关诗词
-
予作归雁亭于滑州后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因取余诗刻于石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
...北飞声肃肃。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雁将归时。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雁年年自南北。台倾馀址草荒凉,树老无花春寂历。东州太守诗尤美,组织文章烂如绮。长篇大句琢方石,一日都城传百纸。我思古人无不...
-
调笑令·归雁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
人雁吟·其一
雁飞渡江谋稻粱,江人趁熟亦渡江。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饥尽属江中央。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
归雁
...长,要识吴淞水天阔。异乡虽云足稻粱,江湖实恐多矰缴。同来兄弟无半存,强尔相呼整归翮。东风杳杳吹晴沙,此日一举天之涯。羽毛不犯塞上雪,曈昽岂识江南花。洞庭一声夜漂泊,潇湘倒影春横斜。长安故人断音信,一去十载忘还家。雁乎雁乎尔归何太急,使我临风增叹息。
-
竹枝词·嗈嗈归雁度春江
嗈嗈归雁度春江,明月清波雁影双。化作斜行筝上字,长弹幽恨隔纱窗。
-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其一
拍拍雁湖水,深深归雁亭。雁归三四年,相伴湖水清。燕私岂不乐,国尔终含情。龙章倏夜下,惊赴鸥鹭汀。鸿雁双翥翰,眷焉乃东征。载辞龙鹄椒,复问莺花程。輶轩骛华毂,高盖罗翠旌。康屯岂无学,销暴不以兵。蔚蓝旧草木,再色新威明。寄声...
-
题归雁亭
江湖冰泮草生时,鸿雁南来又北归。莫谩说归归不早,青云高处有危机。
-
归雁
南国春早暖,渚蒲正月生。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啼馀碧窗梦,望断阴山行。不及瑶?燕...
-
春半闻归雁
春光深浅没人知,我正南归雁北归。头上一声如话别,一生长是背人飞。
-
归雁亭
坡仙曾此缕归程,归雁因而扁此亭。草劲风刚苕水绿,水枯雪老弁山青。霜翎去去宾沙漠,云足翩翩影洞庭。渠亦偶来还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