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的送别词,作于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起笔缴足送行题面,“东北”一联气势磅礴,不惟文武兼领,且用事恰切,寓意深刻。下片历数入蜀景色——庐山瀑、赤壁浪、铜鞮月,以阔其心胸,壮其行色。结韵回应篇首,万里雪飘,寒梅怒放,人品、友谊、别情,一总囊入,豪迈隽永,韵味无穷。这阕词,是作者把对于祖国的爱和对于战斗的友谊的爱,凝结在一起而又委宛地表达了出来的,所以读来感人至深。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满江红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稼轩作此词送行。
相关诗词
-
《满江红·送马公振》拼音版
旧约寻梅,蹉跎过、小春时节。忽陇头人至,一枝先折。喜见春风颜色好,缟衣不受缁尘涅。把十年、湖海旧相知,从头说。三江上,沧洲雪。千墩下,珠林月。似许询支遁,总皆清绝。重看青山携素手,此情方解相思结。待满湖、冰泮柳风清,孤舟发。
-
《满江红·次李沁州见寄韵》拼音版
一夜繁霜,便染得、乾坤澄寂。秋满眼、萧萧云树,凄凄风日。山色偏供羁旅恨,年光肯为英雄息。只寒花、不减旧时香,天应惜。官况薄,劳耕织。诗律在,森戈戟。更山城容我,清尊瑶瑟。不是皇家劳结网,姓名底用人间识。喜使君、时有一笺来,云烟湿。
-
《满江红·次李沁州见寄韵》拼音版
...面、岚光翠湿。回首见、疏云黄叶,远林平碛。老眼都迷秋远近,壮游已遍天南北。有一官、更比在家时,添幽寂。人间世,天涯客。唤李杜,招元白。问凫因谁损,鹤因谁益。有酒直须拼醉倒,古今长短嗟何极。笑韩非、孤愤若为多,常填臆。
-
《满江红·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拼音版
露驿星程,又还控、西风征辔。原自有、孔璋书檄,元龙豪气。蜀道尚惊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佐元戎,一柱稳擎天,襄之水。功名事,山林计。人易老,时难值。看新丝一发,甚吾衰矣。转首从游十五载,关心契阔三千里。便秋空、边雁落江南,书来未。
-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拼音版
一气适来颜色明,一气适去颜色衰。花缘根蒂岂所托,颜色亦非花可为。花约一时枯且荣,人约百岁行复归。一时百岁孰多寡,花发乃知人盛时。一回花发一度醉,已无百与花为期。韩子空寻院中长,走马归来谩惆怅。昔日城西未同醉,今日城东还独赏。万事著意令人悲,邂逅多欢人愿随。破腊中来春渐渐,閒见芳梢青数点。韶华九十犹更长,未尝一朝游醉乡。中含万巧欲倾泻,将与才思争光芒。天台近得醉吟老,寄我新篇颂花好。扬鞭直指都城中,已踏东风杨柳道。上苑初开芳意浓,急走长须为余报。竞香论色如梦中,蝴蝶翩翩绕芳草。朱颜未愧雕栏红,莫向忙中放春过。
-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拼音版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拼音版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
-
《满江红·卫生衡之寿》拼音版
春色三分,犹未一、元宵才过。行乐处、软红香雾,未收镫火。杨柳梢头青尚浅,梅花萼底红初破。待东风、吹绿满瀛洲,愁无那。无一物,为君贺。歌我志,君须和。问人生底事,必须奇货。好对青山倾白堕,休嗟事业违人些。怕他时、富贵逼人来,妨高卧。
-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拼音版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
《满江红·送王实之》拼音版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侯客。易爱底,些官职。难保底,些名节。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