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大路
〔先秦〕
遵大路兮,掺执(1)子之袪(2)兮,无我恶(3)兮,不寁(4)故(5)也!
沿着大路跟你走,双手拽住你衣袖。千万不要嫌弃我,别忘故情把我丢。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1)兮,不寁好(2)也!
沿着大路跟你走,紧紧握住你的手。千万别嫌我貌丑,别忘情好把我丢。
小提示:诗经《遵大路》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郑风·遵大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其主旨很难坐实。有人认为是“思君子”,也有人斥为“淫妇”诗,有人以为是描写弃妇恳求男人念旧情之诗,还有人以为是描写妻子送别丈夫之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此诗语言朴实自然,刻画了男子离家出走,女子拽着男子衣袖,苦苦哀求他留下的小镜头,把平常而习见的画面表现得活灵活现。
- 作品别称郑风·遵大路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春秋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遵大路》的背景,历来有多种说法,很难坐实,《毛诗序》谓:“《遵大路》,思君子也。庄公失道,君子去之,国人思望焉。”此君子泛指有治国才能的贤人;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则指实为“周公卿欲留郑庄公也”。朱熹《诗集传》斥此为“淫妇”诗,他说:“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揽其祛而留之曰:子无恶我不留,故旧不可以遽绝也。”戴君恩《读诗臆评》以为是妻子送别丈夫之诗。姚际恒《诗经通论》又说是“故旧于道左(旁)言情,相和之辞”。今人多主“弃妇”说,当是从朱熹说引出。而郝懿行《诗问》又有“留夫”一说,他说:“民间夫妇反目,夫怒欲去,妇惧而挽之。”
相关诗词
-
命庄亲王率众护卫皇太后由水路还都是日分程减从取道徐州阅河诗以纪事
慈寿今登七帙馀,奉游江浙意怡舒。礼成展义还京国,志切观河迈沛徐。春序无妨今逮夏,舟行自较逸于车。亲藩扈卫遵川路,半月言违谒起居。
-
大驾视牲南郊
大路调仙驭,朱旗列禁城。帝牛三月系,田烛九衢明。日并龙旒出,山将彩旄迎。横汾卑汉咏,禋祀秉皇情。
-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路隐隐灌木间土堠犹在
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颓草木深。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
相逢狭路间
...宫粉各殊别,婉娩芙蓉姿。清歌称妙舞,密眄扬修眉。椒兰荡邪秽,暗度青云逵。不知夕阳下,但见华筵移。兄弟两三人,置身俱不卑。大者上柱国,次者校尉司。小者亦列侯,中禁容奔驰。五日一来归,中使相追随。舆围绮罗盖,马络黄金羁。门排虎牙杖,室结莲花帷。...
-
走笔赠萧上舍归潮阳
萧生辞观光,归问潮阳路。大路在子心,问人在何处。何处是吾庐,广居在天宇。观光一片心,挂住萧台树。
-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
出城北由山径入彻源忽逢荷花弥望不知为何处询其地名曰长塘又行数里行大路出连岭作诗记之
山根细路绕长塘,忽有荷花照水光。误入孤村看青壁,却逢千盖拥红妆。采莲不见溪中女,缓辔徒牵马上郎。行傍绿堤将过尽,回鞭小住惜馀香。
-
挽故致政大夫诗·其二
系忝宗盟重,交推父党尊。凄凉思往日,邂逅识朱轓。华屋耆年逝,衡门稚子存。大岯山下路,愁句向谁论。
-
大道曲
春风吹绣陌,花满帝乡树。绿柳袅芳烟,细雨黄金缕。分明须尽是,引荡人心处。车马往来尘,尽结成红雾。楼上琵琶声,倚歌临大路。郑重且休教,放得春回去。
-
自巫山遵陆以避黑石诸滩大雨不可行泊驿中一日吏士自秭归陆行者亦会
...台,客行五日云不开。阴晴何常有朝暮,夜雨少休明复来。今朝水长不知数,没尽山根苍石堆。东矶西矶尽如削,大滩小滩俱若雷。不知瞿唐复何似,想见万顷淙一杯。只今水剂已壮矣,闻道陆程尤艰哉。摩围隘口石生角,踏飒坡前泥似醅。眼前安得故园路,江沙江草便青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