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高》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 作品别称九日登高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灰]韵
- 创作年代767年
创作背景
《登高》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相关诗词
-
甲辰九日东塔广福寺登高同牛士良陈彦博徐大章周致尧释元璞玉田用杜少陵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分得两字
浮图郁嵯峨,遥睇青云上。局兹城府中,间岁不一往。今夕复何夕,谢此尘务鞅。侵晨拉寓公,登高叙幽赏。凉风起天末,林霏发清响。檐霾琐阴壑,铁马精神爽。穿彼游龙窟,容与巨鳌颡。徙倚珠贝阙,扪摘璿玑象。感此怀古人,穷愁...
-
蕺山登高
醉眼横斜看菊枝,又成客里过佳期。去年行路犹持酒,今日登高懒赋诗。老泪怕从衣袖见,闲情但有帽檐知。阿髯故国才归得,岁岁须来举一卮。
-
九日偕曹柳桥茂才吴山登高即赠
不尽登临兴,吴山秋气深。江湖留客梦,风雨改诗心。落叶浩无际,闲云许共寻。蒹葭休远溯,把袂快同岑。
-
九月十日晚登城楼同川甫
暝色起郊关,层城烟雾间。千家响砧杵,四顾满云山。片月增愁思,凉风减病颜。登高情未已,还共此追攀。
-
临高台
临高台,高台高嵚岑。前临大道,俯瞰长林。谁其筑者千黄金。我来眺望,恻焉伤心。西不见乐毅,南不见剧辛。但见浮云蔽白日,日华黯淡为之阴。长空谁布云为阵,我欲问天不可问。怒拭宝剑拂尘埃,划然一吷阴云开。
-
劝学·高中课文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良田畴。耒耜趣时雨,黍稷丰岁秋。昔为车骑利,今睹桑麻收。我来宦东土,莨菪乘春流。行行次符离,固为亲交留。樽罍且为乐,携手登高楼。是时新雨馀,风日方和柔。云鲜乱花薄,波绿迷芳洲。幂幂游丝转,衮衮野阳浮。调篁语双鹂,翻雪矫群鸥。爱兹...
-
高唐赋
...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岩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似...
-
梅友公游芙蓉峰探神仙遗迹登高长啸俯视尘世然后朗吟步月而归自魏晋之下曹氏父子桓温庾亮之徒登高对月饮酒赋诗其后寂寥千年世无斯
...影□仙盖,玉宇寥寥浮爽垲。洞门无锁昼不扃,云窗雪浪声澎湃。短世茫茫赴急流,功名误我三十秋。人间俯仰竟何补,便欲对此乘虚舟。登高探异物,梦魂皆仿佛。凛然心肺开,肝胆忽突兀。中有一人眉发奇,不言不笑看晴霏。芙蓉为裳云为衣,三花树下容巍巍。隔水微茫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