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1),渚(2)清沙白鸟飞回(3)。
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儿回旋。
无边落木(1)萧萧(2)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堕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
万里(1)悲秋常作客(2),百年(3)多病独登台。
万里悲秋感慨长期漂泊,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1)苦恨(2)繁霜鬓(3),潦倒(4)新停(5)浊酒杯。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小提示:杜甫《登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高》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 作品别称九日登高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灰]韵
- 创作年代767年
创作背景
《登高》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相关诗词
-
登巴黎铁塔
...洲古战场,好胜不相让。即今正六帝,各负天下壮。等是蛮触争,纷纷校得丧。嗟我稊米身,尪弱不自量。一览小天下,五洲如在掌。既登绝顶高,更作凌风想。何时御气游,乘球恣来往。扶摇九万里,一笑吾其傥。
-
九日登洪崖
卑居不见秋,登高自谁始?清狂未免俗,谨厚亦复尔。山光故相迎,百步翠可倚。屈指数胜游,兹山居食指。高绝让龙门,平敞亦专美。群山渺波鳞,天开见洪水。列岳真情尘,遐瞰小千里。却恐行路人,视予旋磨蚁。解衣林表坐,烂摘蒲萄紫。甘...
-
中秋登白纻山呈同游苏寺丞
...安在哉,出林之木风先摧。有言不得见天子,卷舌却出金门来。流光差池鬓垂雪,幸对南山值佳节。更在桓公游处游,自纾悲歌更清越。登高何必须重九,零落黄花污浓酒。岂如桂子散秋香,采露金人举纤手。举纤手,饮未休,月轮忽转西山头。明年此会定南北,沉思使我增离...
-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风烟连楚郡,兄弟客荆州。早晚朝天去,亲随定远侯。
-
登黄鹤楼感赋
黄鹤楼高不可登,楚哀湘怨思难胜。黄鹤蹁跹杳何处,楼空惆怅江流去。江流滚滚绕山腰,大别岧嶤秋气高。万家废井迷烟树,夹岸征尘卷暮涛。风高万顷来云梦,叠叠群峦岌摇动。飞帆忽蔽夕阳来,惊烽遥起骚人恸。劝君吊古漫沾衣,劝君怀仙早息机。黄鹤楼高登不得,羁心一片忆将归...
-
己亥九日登高
秋风千厓吹老树,携尊花饮群公聚。兹辰南国届重阳,玉壶载酒登高去。川明岳秀风日晴,林嬉野酌都成趣。醉插花枝细菊馨,浩歌白石长云暮。城南七十六高峰,一年一作登高处。
-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
宿坌道登城北高台值雪
迢迢坌道枕重边,高阁登临倍黯然。
-
登高丘而望远海行
登高丘而望远海,秦王者何二千载。
-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望远海。身居㟪垒间,目极苍茫外。神游八表纵大观,气嘘千丈发长慨。直从混沌凿破初,大遍虚空无尽界。天于子会开一元,地自坤隅分两戒。山万重,水千派,神禹劳劳躬四载。野外脩途七圣迷,海上神山六鳌戴。波涛汹汹泛苍溟,沙漠茫茫连紫塞。岂不欲鼓枻登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