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真]韵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次和牧翁三月十六日招集娄东诸词人论文即事》拼音版
《江楼》拼音版
《次和牧翁三月十六日招集娄东诸词人论文即事·其二》拼音版
《次和鹤客游鹁鸽峰》拼音版
《赠江右施伟长一首》拼音版
《乙卯人日风雪同黼季山中早行送东涧先生葬兼示遵王》拼音版
相关诗词
-
《次韵师厚五月十六日视田悼李彦深》拼音版
南雁传尺素,飞来卧龙城。颇知高卧久,忽作田野行。湛湛陂水满,欣欣原草荣。日华丽山川,秀色夺目精。对酒不满怀,揽物有馀清。念昔读书客,远人遗世情。南亩道观饷,西郊留劝耕。共游如昨日,笑语绝平生。此士今已矣,宾筵无老成。犹倚谢安石,深心抚嫠茕。
-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一》拼音版
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病恼今有无,加饭日能几。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
-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二》拼音版
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忆初学圃时,刀笠冒风霜。今兹百不堪,裹帽人扶将。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
-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其三》拼音版
不携儿女去嬉春,潇洒书斋小阮亲。同看月明还几夕,孤帆将别病中人。
-
《三月十六夜闻公园笑语声有作·其二》拼音版
几辈献花朝石像,几人酹酒吊城楼。总因见月心多事,何似藜床一觉休。
-
《三月十六日葆余弟招同筠麓杏村饮江亭》拼音版
开门紫燕迎风语,似说春深遽如许。巷南数步如江村,短蒲绿卷风漪痕。岑楼窗启揖山翠,走上尘中出尘地。花好须来树下看,酒香不惜炉头醉。阿连为予成此游,人海招要得二鸥。环环百雉拓原野,仰视天半云西流。当筵颠倒造奇句,为君一吟消百忧。零星旧事话前辈,乡里传闻多可爱。鸾停鹄峙渺云霄,怜予饮啄寻丈内。学道相期见肝膈,定心焉能逐烦碎。留连徙倚怜余春,日月去人车转轮。丁子香浓春百结,高枝折得赠何人。临邛车骑翩翩至,束带怜渠难适意。君不见江家亭子年复年,青山看老一尊前。
-
《三月十六日访宋竹坡不遇》拼音版
门巷春阴绿树遮,重来不省是君家。云封山馆半帘雨,水泛溪流万片花。王戴风流成故事,吴张图画动中华。小童报主须留客,汤沸铜瓶旋煮茶。
-
《三月十六日奉宪命往南北投联庄遇乱避居牛牯岭即事述怀·其三》拼音版
刀柄铁环环,摩挲日三百。携将沧海去,邂逅孙宾石。旷野夕悲风,阴云悽以黑。慷慨发高歌,白云为之匿。采薇供夕餐,拾橡充朝食。悽怆杜陵叟,流离辽海客。家乡在何处,远望泪沾臆。
-
《三月十六日为某初度十九日又赵寅仲诞辰俱在岁寒堂王先生皆为之设汤饼寅仲欲往三衢雷雨大作诸兄留行置酒为寿作诗以贺》拼音版
帝遣银潢一派来,日长春老起风雷。谁知年少贵公子,俨若儒先老秀才。共作师门汤饼客,早期庭下綵衣莱。明朝又上柯山去,更问长生要术回。
-
《三月十六日奉宪命往南北投联庄遇乱避居牛牯岭即事述怀·其二》拼音版
薄暮投山庄,杯酒互相庆。父老三五人,问名半同姓。艰难出简书,慷慨论王命。愧非守土官,栖栖毋乃佞。一炊而百扬,众寡常不胜。夜来闻笳声,烽火四山应。抬头望乡关,旌旗蔽岩磴。流涕寂无言,俯首看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