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早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江南的十月天气依然晴好,没有万物凋零的凄然情景,反而像春光一样可爱。诗人为眼前景色所感,想要好好欣赏美景,放松自己,却又因为身份关系不得不约束自己,充满了不能如愿的遗憾,因而表现出对清闲酒客的无限羡慕之情。全诗语言通俗,节奏明快,流畅中带着几许清新的意味。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早冬》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十月,当时白居易五十二岁,任杭州刺史。白居易此次到江南任职,与其在朝廷政治斗争中的处境有关。《旧唐书·白居易传》载:“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白居易回到江南,情绪上的变化十分明显。一方面,重新回到青少年时代避乱流连之地,自然倍感亲切;另一方面,此时虽然政治失意,但毕竟官居显要,也绝非当初流落避难可比,且实现了当年在此立下的刺守一郡的夙愿。另外,远离朝中逐渐兴起的朋党纷争,其心情自然甚为轻松闲适。宜人的气候、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繁华的街市等,都让他流连忘返,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湓浦早冬
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祗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
-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今来此地赏,野意潜自适。金马门内花,玉山...
-
早梅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
初冬早起寄梦得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
十月朔日作是月十一日立冬·其一
静看历推移,天公巧孰知。朔先旬日改,冬早小春迟。袖手閒中老,欢颜乳下儿。小窗残稿在,续纸旋抄诗。
-
冬日夷门旅怀
十日五日雾,一冬半冬阴。行子念归旋,朔风莽悲吟。苍苍孟诸原,惨惨杼秋林。东望清浅流,颇剧溟海心。川陆旷超缅,浩然烟水深。百龄一何遒,万化相推...
-
冬景冬日可爱
此日荷天公,宁须挟纩重。一寒偏更老,可爱莫如冬。不恨乘驹隙,犹愁闭烛龙。身如花正午,春入眼偏浓。有喜融霜鬓,何堪借酒容。至尊何处在,流涕献无从。
-
早征
早征早莅止,庶事暇有馀。蹉跎或晏行,奔迫将何如。可通为学方,及时戒趑趄。所以古之人,孜孜惜居诸。老大嗟何及,慎哉君子儒。
-
石遗示早睡早起二诗·其二
闻鸡待旦已为常,早睡翻成减睡方。记与壶公论夜色,四时霜月抱冰堂。
-
七禽咏·早耕早布
早耕早布,节物如流春色暮。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一春焦涸旱无雨,麦穗藏头犹未吐。麦穗不吐人不忧,粟田再种秋可收。只愁夏料欠输纳,悍吏坐门官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