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始闻秋风》这首七言律诗的首联是诗人为秋风代言。在首联中诗人把秋风拟人化,诗人与秋风的对话紧扣诗题,并侧面反映出秋风与诗人原是故旧,秋风对诗人很有感情。中间两联,宕开一笔,作了转折,由为秋风代言变为写诗人之所闻、所见和所想。尾联是诗人对秋风的答词。这首诗先写秋风对诗人的谈话,再写诗人对秋风的言语,含蓄别致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篇赋的末尾说:“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耩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不已的乐观精神,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有“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相关诗词
-
到廉州始闻秋风用刘随州韵
海角萍踪千里至,天涯霜信一时回。连山夜火金蛇走,动地秋声铁骑来。羌笛吹残杨柳变,寒砧催报菊花开。呼鹰跃马平生意,落日苍茫上古台。
-
忆秦娥·秋寂寞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老怀无奈,泪珠零落。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
西风
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起视天正黑,弱云乱纵横。似有霰雪飘,不复星斗...
-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於菟。勤公见索扫地无,公自瑶碧玱华琚。
-
夜闻秋风感怀
西风一夜号庭树,起揽戎衣泪溅襟。残角声催关月堕,断鸿影隔塞云深。数篇零落从军作,一寸凄凉报国心。莫倚壮图思富贵,英豪何限死山林。
-
闻陈正学理琴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素麻仿佛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山矸石...
-
秋日偶咏二首·其一
敝庐在深柳,常扃双荆扉。但自适情性,不问人是非。箕踞秋树根,秋风起微微。片片黄叶落,时一打我衣。
-
闻秋风寄即觉
六月秋风起,行人知不知。何须梧叶尽,方觉雁声悲。北地稻粱早,南湖菰米迟。归山霜未降,更勿滞佳期。
-
九月八日枕上闻秋风大作有感
鲜飙中夜起,簌簌鸣高林。虚堂耿不寐,斗寒入重衾。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关河本迢递,岁月仍侵寻。幸此公事竣,一舸临江浔。松楸郁何许,渺在青山岑。简书严有期,怅望空沾襟。依稀故园梦,摇落西风吟。归鸿正南翔,登高一何心。行李戒明发,迥觉霜毛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