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唐〕
长沙男子东林师,闲读艺经工弈棋。
有时凝思如入定,暗覆一局谁能知。
今年访予来小桂,方袍袖中贮新势。
山人无事秋日长,白昼懵懵眠匡床。
因君临局看斗智,不觉迟景沉西墙。
自从仙人遇樵子,直到开元王长史。
前身后身付余习,百变千化无穷已。
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
雁行布陈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
行尽三湘不逢敌,终日饶人损机格。
自言台阁有知音,悠然远起西游心。
商山夏木阴寂寂,好处徘徊驻飞锡。
忽思争道画平沙,独笑无言心有适。
蔼蔼京城在九天,贵游豪士足华筵。
此时一行出人意,赌取声名不要钱。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观棋弈棋之乐。从首句至“不觉迟景沉西墙”为第一段,叙述了儇师的来历及其来访之后给诗人带来的喜悦;从“自从仙人遇樵子”到“终日饶人损机格”为第二段,写儇师棋艺的高超,在三湘地区鲜有敌手;从“自言台阁有知音”到结尾是第三段,写儇师西游的目的,描绘了儇师洒脱无羁的性格和坚韧执着的精神,诗人将友人即将西去云游的留恋和怅惘都委婉地结束在对其钦叹与赞美之中,从而含蓄地表现了二人的深厚情谊。全诗成功地塑造了儇师这位棋僧兼奇僧的形象,写得非常传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笔法运用上避免平铺直叙,而是虚虚实实,变化多端,给人奇峰迭出、风光不断之感;过渡自然,韵律和谐,上下一气贯穿,流畅而富于变化。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819年
创作背景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此诗写于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任上,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至十四年(819)年之间。这期间,唐宪宗任用裴度为相,平定了吴元济、李师道等藩镇割据势力,恢复了统一,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气象。天下士气大增,对朝廷寄予厚望。刘禹锡也积极上书,向裴度、韩愈求援,试图改变被贬谪的命运。这种心态对此诗的写作是有影响的。有一位东林寺的僧人儇师来到连州,他善于下围棋,在三湘地区没有敌手,于是准备西去长安以棋会友。刘禹锡在欣赏了他的棋艺后,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送觉师西游乞御书
累圣多材艺,留神翰墨间。皇坟非小道,玉版遍藏山。上士持三学,西行谒九关。奎华如可捧,归伴白云闲。
-
送毗师西游
望望王城十二门,青山行尽入红尘。近来富贵皆天与,到处应多问命人。
-
送慈师北游
郁郁蒲茸染水田,渡淮闲寄贾人船。知师一枕清秋梦,多为林间放鹤天。
-
送张子野
...征赋,日暮弹铗君何求。袖中漫刺通姓名,犹及庆历思中州。子京永叔老交友,白首莺燕陪风流。今无花月听水调,但见满目森戈矛。长歌送君万里游,天荒地老令人愁。
-
先师逝未经年藏书尽散,偶过山庄感赋
聚书罕数世,贤者无如何。惟有耽书人,名德长不磨。吾师西游年,珍本穷搜罗。辇载入燕京,秣刍数十□。南归挟之俱,葺楼为书窠。卷卷书丹墨,仰屋忘鬓皤。当时一帙价,书贾求常苛。得来尺寸积...
-
吴郎歌送翁晋北游京师
...,小谷城东寄数椽。几回暝色来新涨,几夜秋声听早蝉。仰天击剑舍我去,又向长安大道边。昭王台畔金精拄,邹衍宫前海气悬。吊古应歌明月塞,忧时欲赋帝京篇。江南才人满人口,目中如君不数有。有衣莫染洛阳尘,有钱莫买新丰酒。汉廷公卿多世交,燕市屠沽非素友。...
-
送孙磻西游
贫居胜富贵,况复是贫游。前路谁青眼,高堂母白头。秦山晴望好,陇水夜听愁。早作归宁计,逢欢莫滞留。
-
送定师南游
营营学佛徒,皆喜訾吾道。怜师独异群,儒艺知探讨。诵诗三四章,往往见词藻。玉璞在琢磨,不难成至宝。知予本好古,身服仁义老。勤请送行诗,安足慰枯槁。别时汝颍路,凉叶经秋早。南游何当还,江潭无限好。
-
送王生西游
雪里荆门道,愁中汉水春。三湘曾滞客,万里欲归身。献赋还过楚,谈兵莫入秦。自伤流浪久,偏惜远游人。
-
送王生西游
...五色。慨然拂袖游嵩阳,西南陌上书传香。仲宣堂堂舍我去,举杯却愁愁更长。去程相近黄花节,三十六峰如玉列。龙门枫叶堕红绡,洛浦芦花舞晴雪。勋名细事犹秋毫,政可痛饮读离骚。天津月照紫绮裘,缑岭风吹青玉箫。我无羽翼随君起,浩歌相送秋光里。凭高西望青茫茫,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