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写作者送妻子上庐山访道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女道士清幽的居住环境和闲适的修道生活,表达了经历风雨沧桑后李白夫妇二人坚贞美好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因社会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向往出世的思想。组诗语言简洁细腻,风格含蓄柔婉,在李白诗中别具一格。
- 作品别称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小律
- 创作年代761年春
创作背景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是李白的晚年作品,是李白留传下来的最后两首赠内诗。他曾陪同妻内,为寻找庐山女道士李腾空翻重山,越峻岭,一路上远迩幽寂,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写下了这《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詹锳认为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李白诗文系年》云:“腾空既贞元中尚在人间,此诗之作,疑当在太白晚年。”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认为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末,李白遇赦归豫章与宗氏重聚后,送其往庐山时作。郭沫若认为,李白此时“已年逾六十,因过分失意而迅速衰老,对于道教的迷信已逐渐破除。然而宗氏则愈益醉心隐逸,看来他们两人可能是在那时作了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
相关诗词
-
《次韵送李天瑞二首·其一》拼音版
莫问潮阳路几千,两州山水镇相连。重来京国无知者,却望江湖更渺然。贾傅少能为世计,后山贫不受人怜。云霄剩有回翔地,北雁南鸿又一年。
-
《和参谋李舜举二首·其一》拼音版
平步青云感遇初,试看倾盖气何如。橘皮应笑陈人榜,隽永争谈辩士书。梦鹿果能谁得鹿,知鱼未必子非鱼。青山马上多诗句,北斗以南名不虚。
-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其一》拼音版
先生英气盖区中,命与仇谋得老穷。又见长身有家法,可辞短簿怒吾公。石头路滑行能速,宣室归来语未终。宛洛风尘莫回顾,直须留眼送归鸿。
-
《赠李沔阳二首·其一》拼音版
云梦茫茫绕一州,滔滔江汉古今流。问俗不须乘五马,尽船箫鼓水乡游。
-
《将之南礼答同年杨士载赠别二首·其一》拼音版
谬陪玉署领群英,独向钟山理旧盟。鸡肋一官怜浪迹,嘤鸣千里别同声。梅花不隔怀人梦,葵藿宁忘恋主情。自是南枝巢越鸟,看君阿阁凤凰鸣。
-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其一》拼音版
螭陛虚彤管,龙章下赤墀。尊亲周典礼,磐石汉宗支。天启储宫豫,春回使节迟。淮王如好客,为索桂山词。
-
《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其二》拼音版
圣贤中道意何如,历历樊川论谏书。要在致君成德业,不当沽直徇名誉。平生忠义倾心际,后日经纶试手初。得意古人多气义,弹冠应有旧簪裾。
-
《赠李唐经二首·其一》拼音版
平生尚友心,每欲尽今古。子来适我愿,一笑与之语。林深夜阑坐,片月落襟屦。虽无满壶酒,足洗千劫虑。明年访庐阜,子肯从我去。
-
《示李叔时二首·其一》拼音版
知子鸣弦意在山,一官聊复戏人间。能为白下东南尉,藜杖缁巾得往还。
-
《李监宅二首·其一》拼音版
尚觉王孙贵, 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 褥隐绣芙蓉。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