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谓大军主帅李彦佐攻讨刘稹,诏选李郎中赞助军幕;颔联谓李郎中暂随主帅趋赴晋绛行营而路过昭应县;颈联谓刘稹覆灭指日可待;尾联祝李郎中立功受赏。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叛乱者的蔑视,对这次军事行动必胜的信心,并通过对李郎中的祝愿来表现自己反对藩镇割据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气势宏大奔放,语言工丽整洁。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昭义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据镇自立,抗拒朝命。宰相李德裕从维护中央政权的威信出发,坚决主张攻讨,并调集八镇兵马,从四面向昭义镇进伐。李郎中大概是诗人的一位友人,在这次讨伐刘稹的军事行动中,临时充任攻讨使或攻讨副使这些职衔去襄赞军务。诗人在昭应县止宿的路上遇到了他,写了《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这首送别诗。
相关诗词
-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长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砚赠之赋诗代书》拼音版
斧柯新样胜珠玑,堪赞星郎染翰时。不向东垣修直疏,即须西掖草妍词。紫光称近丹青笔,声韵宜裁锦绣诗。蓬岛侍臣今放逐,羡君回去逼龙墀。
-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拼音版
高名向已求,古韵古无俦。风月抛兰省,江山复桂州。贤人知止足,中岁便归休。云鹤深相待,公卿不易留。满朝张祖席,半路上仙舟。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郡迎红烛宴,寺宿翠岚楼。触目成幽兴,全家是胜游。篷声渔叟雨,苇色鹭鸶秋。久别郊园改,将归里...
-
《送祠部曹郎中邺出守洋州》拼音版
为儒欣出守,上路亦戎装。旧制诗多讽,分忧俗必康。开怀江稻熟,寄信露橙香。郡阁清吟夜,寒星识望郎。
-
《池上送考功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拼音版
文昌列宿徵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
-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其一》拼音版
陇右华宗贵,朝端懿范存。哀乌光列宿,驷马庆高门。谒帝承明署,娱宾金谷园。人生忽至此,天道亦难论。
-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虞部李郎中之什》拼音版
门墙日以峻,德望闇然彰。弟草西垣诏,身为南省郎。埙篪欢并奏,龙虎俨成行。宴客牛心炙,朝天鸡舌香。曲池春涨水,碧瓦晓飞霜。此景知何事,留宾泛羽觞。
-
《送比部孙郎中将漕二浙》拼音版
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
-
《对月焚香图为户部左郎中赋》拼音版
琳宫矗璇霄,上有三素云。明蟾流清辉,虚坛净尘氛。况兹秋露凉,丹桂有馀芬。道人学仙侣,修炼志何勤。对月焚宝香,临风朝玉宸。不闻步虚声,倏觉夜将分。
-
《送兵部刘郎中归真定祭祖》拼音版
十年京国著英声,此日言归荷宠荣。疋马晓辞丹凤阙,双旌明到镇阳城。椿萱逝早承褒赠,松桧阴深荫墓茔。拜扫焚黄成礼后,孝心应足慰生平。
-
《送舶司李郎中》拼音版
朝家三尺法,海舶一帆风。物到琛声上,人行浪屋中。货因拚命得,廉故秉心公。行李清如洗,名应达陛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