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李商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将军(7)(8)狂童(9),诏选名贤(10)赞武功(11)

唐朝命八镇节度使率军平定刘稹叛乱,又从文官中选拔贤才参赞军幕。

(1)虎牙(2)故绛(3),远含鸡舌(4)新丰(5)

你以尚书省户部郎中的身份奉命赴行营,我与你在新丰相遇。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2)岂待风。

刘稹处境危殆,就像开水锅中的游鱼,筑在危枝上的鸟巢,即将败亡。

(1)勋庸(2)燕石(3)上,(4)(5)纶綍(6)汉廷中。

希望你能像那汉朝窦宪破匈,刻石纪功,返朝获得朝廷的褒奖。

小提示: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谓大军主帅李彦佐攻讨刘稹,诏选李郎中赞助军幕;颔联谓李郎中暂随主帅趋赴晋绛行营而路过昭应县;颈联谓刘稹覆灭指日可待;尾联祝李郎中立功受赏。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叛乱者的蔑视,对这次军事行动必胜的信心,并通过对李郎中的祝愿来表现自己反对藩镇割据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气势宏大奔放,语言工丽整洁。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昭义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据镇自立,抗拒朝命。宰相李德裕从维护中央政权的威信出发,坚决主张攻讨,并调集八镇兵马,从四面向昭义镇进伐。李郎中大概是诗人的一位友人,在这次讨伐刘稹的军事行动中,临时充任攻讨使或攻讨副使这些职衔去襄赞军务。诗人在昭应县止宿的路上遇到了他,写了《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这首送别诗。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