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奉命使都途中,主要通过对途中景物的描绘,抒发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念。全诗结构整齐,前半写景,后半感怀,两半匀称,界限分明,在构思上颇具特色。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四月,刘裕在湓口打败桓玄,进据浔阳,并迁刘敬宣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浔阳。陶渊明前往任刘敬宣的参军。刘毅曾与刘敬宣有隙,刘敬宣任江州刺史时,刘毅派人对刘裕说:“如敬宣之比,宜令在后。”“闻已授郡,实为过优;寻复为江州,尤用骇惋。”(《通鉴》卷一一四)刘敬宣听到后,越发不安。义熙元年(405)三月,便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在今安徽贵池)时,写下《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这首诗。
相关诗词
-
《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驻泊两月忽得商马杨迢员外书贺余复除戎曹依旧承旨还缄后因书四十字》拼音版
旅寓在江郊,秋风正寂寥。紫泥虚宠奖,白发已渔樵。事往凄凉在,时危志气销。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
《闻观察公以暮春日与诸公为菖蒲涧之游赋此纪事并以为观察公寿》拼音版
天南三月即清和,宪使相将散玉珂。秦代仙人瑶舄在,尧时春韭紫茸多。光辉饮御惟鱼脍,披拂风流有女萝。闻道长生须九节,不妨采采濯清波。
-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一》拼音版
西去当三月,南询是几程?经将千卷去,像以众香成。翻壁中流紧,摩天叠峭横。往来经险道,何止百馀城。
-
《丁未冬同陆昭中渡江泊秦淮税亭之侧癸丑三月自建康移守南昌登舟顾览即昔年系缆之所也时昭中亡矣感叹存没作诗寄黄冈亲旧》拼音版
江湖南北寄飞蓬,叹息流光俯仰中。千里月明人念远,一年春事水流东。惊心存没风花转,阅世悲欢梦境空。欲寄此情那可尽,相逢唯有一樽同。
-
《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拼音版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
《三月晦日与同舍送春于梅溪因诵贾阆仙诗云三月更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时有二十八人遂以齿序分韵》拼音版
记得来时手自探,预知今日思难堪。树头绿暗莺如诉,地上红多蝶尚贪。此夜钟声那忍听,明朝酒盏可能酣。却因送别还惊我,老境如蚕已食三。
-
《顷乾道辛卯岁三月望夜与周子充内翰泛舟石湖松江之间夜艾归宿农圃距今淳熙己亥九年矣余先得归田复以是夕泛湖有怀昔游赋诗纪事》拼音版
石湖花月浮春空,忆共仙人同短篷。三更半醉吹笛去,棹入湿银天镜中。鹤鸣唤归斗未没,却步扶疏花底月。不知行到碧桃边,但见天风吹积雪。月圆月缺今几回,依旧满湖金碧堆。仙人还上玉堂宿,合有片时清梦来。一笑流光飞电抹,嫦娥相对两愁绝。桂枝应亦老无花,蟾兔不须疑鹤...
-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拼音版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群公望不至...
-
《去岁冬月驻南苑行宫有忆经略大学士傅恒之作兹以金川平定恭谒孝陵景陵回銮取道南苑往易州恭谒泰陵驻跸行宫见壁间旧题辄叠原韵》拼音版
早传三箭定,稍得万几閒。回跸经临便,逾年想像间。军声扬雪岭,舆颂溢桃关。离聚何须论,心同孰往还。
-
《今年三月为孝贤皇后三周之辰以恭奉皇太后南巡届期弗获躬奠爰于孟春七日预行致祭流光瞬息触绪增悲感成长律》拼音版
展义观民已练辰,慈舆行庆奉南巡。奠朝不与悲先奠,人日那堪忆故人。预恐触怀灵輴旧,更当接礼翟衣新。青齐此去经由路,未拟思量早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