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魏晋〕
我不践(3)斯境(4),岁月好已积(5)。
未再踏上这片地,岁月层层已堆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1)如昔(2)。
早晨傍晚看山川,事事没变如往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1)矫(2)云翮(3)。
微雨洗尘林木爽,疾风吹鸟更高飞。
眷(1)彼品物(2)存,义风(3)都未隔(4)。
顾念山川万物茂,风雨适时不相违。
伊(1)余何为(2)者,勉励(3)从兹役(4)?
我今不知是为何,勤苦从事这差役?
一形(1)似有制(2),素襟(3)不可易(4)。
身体好似受拘束,怀抱志向不可移。
园田日(1)梦想,安得久离析(2)?
日日梦想回田园,哪能如此久分离?
终怀在归舟(1),谅哉(2)宜(3)霜柏(4)。
最终仍将归故里,霜中松柏自挺立。
小提示: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奉命使都途中,主要通过对途中景物的描绘,抒发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念。全诗结构整齐,前半写景,后半感怀,两半匀称,界限分明,在构思上颇具特色。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四月,刘裕在湓口打败桓玄,进据浔阳,并迁刘敬宣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浔阳。陶渊明前往任刘敬宣的参军。刘毅曾与刘敬宣有隙,刘敬宣任江州刺史时,刘毅派人对刘裕说:“如敬宣之比,宜令在后。”“闻已授郡,实为过优;寻复为江州,尤用骇惋。”(《通鉴》卷一一四)刘敬宣听到后,越发不安。义熙元年(405)三月,便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在今安徽贵池)时,写下《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千秋岁·三月三日醉白生日
...禊,重谱兰亭稿。看世上,形骸放浪人空老。英妙才华少。行乐今宜早。须富贵,何时到。不如倾美酒,莫谩言潦倒。君不见,海棠昨夜都开了。
-
乙亥岁八月十五日夜同景叔知府少卿翼道提举大夫望月于河中之名阃堂兼简襄守欧三叔弼虢守孙八元忠二首·其一
上楼初照席,条华渐分明。佳节三秋半,前期一雨晴。冷光天外散,高会世间清。坐久疑轻举,微风习习生。
-
乙巳夏五月茶陵永新兵奄至遂走淦西暑雨涉旬米薪俱乏旅途苦甚因赋诗示诸同行
白发遗民真可哀,途穷犹望北兵来。关河割据将成谶,将相经纶岂乏材。足茧荒山走风雨,腹饥深夜吼春雷。主翁清晓催人发,又报烽烟逼楚台。
-
悼亡夫十五首·乙巳岁作·其十二
鸭炉香冷夜三更,唧唧虫声四壁生。满地花阴人不见,曲栏杆外月空明。
-
访陈师黄绝句师黄为靖南参军
北狩当年事忍闻,至今惆怅靖南军。可怜血战残衣在,板子矶头几片云。
-
荷兰使舶歌
乙巳冬十月,铃阁日清秘。抚军坐筹边,颇及荷兰事。幕下盛才贤,共请窥其使。连骑出城隅,江声来漰濞。横流蔽大舶,望之若山坠。千重列楼橹,五色飘幡帜。飞庐环木偶,层槛含火器。画革既弥缝,丹漆还涂塈...
-
悼亡夫十五首·乙巳岁作·其十三
一丸凉月照婵娟,梦里音容尚宛然。安得终宵天不曙?与君还可暂团圆。
-
乙亥岁八月十五日夜同景叔知府少卿翼道提举大夫望月于河中之名阃堂兼简襄守欧三叔弼虢守孙八元忠二首·其二
秋深仍雨过,望月宴高城。列岫呈中夜,微云避太清。星沉天若扫,林迥野无声。故友知强健,应同醉五更。
-
嘉靖乙巳年八月十二日出狱归九月十一日复逮系途次有作·其四
遥向北邙哭范滂,皇纲复为汉人伤。诸贤不向幽中死,剖柱心无符后殃。
-
越溪春·壬辰岁三月十三寒食日用欧公起句
三月十三寒食日,天是看花天。暖风叶叶衫罗软,被游丝、引到花边。晴绿皆香,落红如雨,迷住春船。饧箫何处吹圆。小语隔林传。几重花影柳影里,傍轻阴、细袅茶烟。金粉一双蝴蝶,人前舞过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