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客从》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作者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全诗控诉了残酷的剥削制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69年
创作背景
《客从》此诗大约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杜甫在长沙所作。唐玄宗天宝末年(755年)发生安史之乱。此后,唐帝国四分五裂,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杜甫深受社会动乱之苦,他经历千辛万苦飘泊到西南,在成都曾写有一首《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的诗,其中说:“萧条四海内,人少豺虎多。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饥有易子良,兽犹畏虞罗。”语意极为沉痛,就是对当时已发生人吃人的社会现实的描述。大历三年(768年)诗人漂泊到湖南,亲眼看见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感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和遭受的痛苦。此诗即为漂泊湖南的次年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