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山中寡妇》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此诗反映了在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全诗通过山中寡妇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当时社会的面貌,语极沉郁悲愤。诗人把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苦痛,诗人的情感,都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 作品别称时世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山中寡妇》此诗即创作于这种社会背景下。
相关诗词
-
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二十七·水亭
少凤穿花照水盟,水禽冲浪动轩楹。云从薜荔衣中起,雨向玕琪树上生。曲水傍人流白羽,娇花无语荅黄莺。涧中日与山中日,同上晴窗各自行。
-
题沈廷美尚宝所藏四烈妇图·其三·凝妻断臂
含元殿中如博陆,寡妇孤儿肯容宿。此身原是未亡人,一臂宁为一身辱。落日荒原闻哭声,白刃可蹈千人惊。五朝长乐痴顽老,一夜河间齧臂盟。
-
山居
无名亦无利,非隐又非仙。逐兽机心息,闻禽野性便。俗淳犹近古,人老不知年。此是山居乐,山中别一天。
-
癸夘闰三月十九日奉旨代祠宝公遇环中子于山中送余出寺余止之环中子曰不出圆悟关因续为句
不出圆悟关,已入清净境。长松闭虚岩,阒坐吊孤影。我行宝珠林,闻君万缘屏。意将叩玄奥,未敢辄呼警。童子倚马睡,侍卒息驰骋。飞亭揽空翠,木末潮万顷。茕然忽我即,握手语高岭。脱屣人世外,豁若春梦醒。遐霏栖沈寥,幽云荫苍冷。万叶发远香,半天觉清迥。山水多胜事,兴到暂同领。嘉君匪逃儒,默几聊习静。形迹若异涂,一理内自省。楼閤起太空,先见常炯炯。沸海指龙涛,神光破溟涬。惜无浮生闲,共此白昼永。下阶踏重藓,倚栏瞰方井。天地一逆旅,谁宜叹萍梗。送客临虎溪,馀情咏佳景。何当从之游,慰此心耿耿。
-
山间秋夜与衲子奕兼呈以诗
一枕泉风梦正痴,鸟声呼起了残棋。山中姑妇清谭夜,橘里仙人极乐时。出岫闲云如客意,印溪明月是吾师。不须再演支公法,岭上青松自一枝。
-
题赵州王节妇画水
...愁异日冬寒恶,地冻天冰受椎凿。嶙峋纯是血点凝,百劫千灾岂销铄。高风萧萧环翠阁,海客南归袖云壑。秋成不劳忧旱乾,万棱农田绕山郭。田间寡妇拾穗同,怜渠耕石恒年丰。犹传黄鹄孤飞日,恶浪惊涛泪眼...
-
太和山中杂咏
灵境经年入梦魂,不知何岳更称尊。山为函夏诸丘长,帝是轩辕有道孙。楚泽秦川罗下界,日兄月姊贮天门。晴空万里尘氛净,一缕卿云玉座存。
-
病中漫兴八首·其六
麈事何曾挂笑颦,闲时一杖步花茵。无才永定山中计,有病催成道者身。冒雪出云朝絮絮,残霞逗日夜鳞鳞。近来微有安心处,调象如今渐已驯。
-
宿山中寺
寄宿深山寺,惟逢老病僧。风吹几世树,云暗暮秋灯。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明晨返名路,何计恋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