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随师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诗中作者托古讽时,讽刺唐廷讨李同捷之役中所暴露的唐廷军事、政治腐败现象。诗的前两句说,东征日调发黄金万两,竭中原之力,以买斗志之心。三四句写军令不严,失机不坐,欺蒙报捷。五六句并指出,诸将之跋扈邀赏,其源盖为朝廷威令不行,一味推行厚赂政策,而根本原因又在宰辅不得其人,盖内无鸑鷟(贤人),故外有鸱鸮(割据枭雄)。最后两句说,一将成功而致枯万骨,况功未成而先枯万骨,悲痛至极。
- 作品出处李义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的北方基本上被藩镇所控制。实行割据的藩镇,在本境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封建军阀王国。有的是父子兄弟自相继承,有的是擅杀统帅而自代其职,有的是唆使部下拥戴,自称“留后(代理节度使)”。这种分裂国家、开历史倒车的政治叛乱,几乎贯穿于李唐王朝中后期大约二百年的历史。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横海镇(治所在今河北省沧县)节度使李全略死,他的儿子李同捷自称留后,盘据沧、景二州叛乱。文宗大和元年(827)朝廷才调发各路军将进讨。由于军政腐败,战事旷日持久,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财,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痛苦,直至大和三年(829)才初步平定。这年十一月,李商隐应聘为天平军节度使巡官,随同节度使令狐楚赴郓州(今山东郭城),沿途目睹了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写了这首诗。因诗人是由洛阳去郡城,所以题为“随师东”。写《随师东》这首诗的时侯,诗人年仅十七岁。
相关诗词
-
季梁谏追楚师
...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
-
赠张鍊师游京师
鍊师家住茅山窈,玉泉为池翠云绕。丹成不随笙鹤去,酒酣击剑思燕赵。古称燕赵多义士,京师贵官皆倒屣。君今挟策远寻师,闻道王公新奉旨。黄金殿下拜天子,绛节朝元从此始。他年云外听山呼,茅山合在东封里。
-
送景玄师东归
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山下偶随流水出,秋来却赴白云期。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一
...欲弃躯。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烦一呼。觉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莲花出泥涂。随师东游渡潍邞,山头见我两轮朱。岂知仙人混屠沽,尔来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飞嗔人扶,东归有约不敢渝。新年当参老仙儒,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
-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其六
海外相随小犊儿,于今长大渐成痴。从师归去烦收管,耕月犁云好及时。
-
随州
山南楚甸坼,汉东随为大。尽日涉艰阻,极力出险隘。川途落木杪,忽睹天宇快。长林偃秋色,百雉露茫昧。疑向远水曲,隐映修竹外。捷去不得前,横亘断...
-
明月歌送僧东游
上人忤世祇好游,蹴蹋空翠凌清秋。时人问之寂无语,明月在天惟点头。吴山越峤皆明月,桂树相随渡东浙。烦师问讯吾故居,山近琼台瞰双阙。
-
送演教大师东游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
东钱湖绝句·其三
深山何物仆穹碑,石穴金丸祸已随。莫叹师王空一椁,穆陵遗事更堪悲。
-
嘉定壬午春晚园官送杞菊因取陆天随苏东坡张南轩三赋诵之感事赋诗
...顺中权。可怜黄口儿,匕箸照腥膻。纵得一饷戏,旁观成胁肩。杞菊付中厨,试著姜盐煎。至哉天下味,妙处秘不传。三贤留隽语,首当师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