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六章
〔先秦〕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小提示:子思《中庸·第六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其六·第六章明心性无染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徵心于无心。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馀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
-
成化戊戌四月十一日储皇御左春坊敏政进讲大学首章退宴文华门十二日上御经筵敏政进讲中庸第二十章退宴左顺门感愧之馀赋此呈同事诸
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尚食屡饕无寸补,百年兴运愧亲逢。
-
北来诗稿第六章·其三
鲸石通灵海气腥,文章谁任祭蜻蛉。旄头野战降枭将,附耳谗言听小星。选帝纡尊咨岳牧,尉佗翻案问朝廷。蚕丝有路穿秦蜀,何必开山杀五丁。
-
送文太仆还滁州治
天子聪明古帝王,百年日月要重光。文山老子忧思远,独上中庸第一章。
-
北来诗稿第六章·其一
神霄年命大难知,头白升天岁已迟。六诏烽烟环甲会,九游摇动散兵旗。祸成火井当天子,误到文章贬国师。自起匡郎本无碍,过劳张许构鸿词。
-
章江校士六月十七夜月有作因示诸属·其一
日入群动息,予亦遂休兹。稍喜喧浊屏,徙步临前墀。仰见明月出,忽与心赏期。湛旷神俱王,虚明意自宜。况逢时雨霁,宿润含华滋。品物各怀荣,因得静中窥。始寤玄寂理,宁为躁竞知。亦有盈樽酒,屡进不一持。非为莫与同,真赏岂因之。
-
戊申春与诗人吴奇文邱瑞岚邱桂芳夜集袖琴亭刻烛分咏拈得中庸语大为题同人以莫载从何说起予窃以天地人物该之率成一律
何年气母大生成,语大无嫌肆大声。日月星辰天上系,江淮河汉地中行。传人立定千秋史,号物包罗万汇情。往古来今囊一笔,化工消息付诗评。
-
胡德辉郎中由礼部出守桐庐同舍取令狐楚移石几回敲废印开箱何处送新图之句字分为韵某分赋移字
...南宫郎,渐欲为羽仪。雍容入青琐,人以旦夕期。承流急师帅,小试烦一麾。淮阳正不恶,安用薄彼为。第令牧民心,常如护婴儿。休息戒扰动,饱暖毋冻饥。清净乃要道,中庸亦良规。桐江古佳郡,幽胜公所知。一水绿浩荡,千峰影参差。鸣鸠桑叶暗,雨过稻花垂。不妨乘事外...
-
老子(高中课文)
...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
中庸(高中课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