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中原
〔宋〕
中原邈邈(1)路何长,文物(2)衣冠(3)天一方。
中原邈远呵,道路多么漫长!大宋的宝贵文物衣冠已被敌人劫掠到北方。
独有孤臣流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1)。
独有我这样的孤臣挥拭血泪,更无奇人豪杰叩击宫门大声叫嚷。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中原的山河冷月映照浓重冰霜,汴京故宫春风吹拂着野草桔树满眼荒凉。
犹耿(1)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而我依然怀着一腔孤忠日夜想着报效君皇,就像那冲天剑气夜夜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小提示:刘过《夜思中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夜思中原》是南宋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诗人遥望中原,怀念汴京,思绪绵长,感慨深沉。“路何长”,“天一方”尤其令人黯然销魂。颔联追怀当年自己以及辛弃疾、陈亮上书陈述恢复之策不被采纳,于今“万马齐喑究可哀”,更令人感到悲愤。颈联借景抒情,以“冰霜重”含无力恢复中原的感慨,以“草木荒”写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尾联表现出诗人“忠君”“报主”的精神始终没有泯灭,气壮神完。该诗表达了诗人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抒发其忧国忧民的壮烈情怀。该诗思绪活跃,结构严密,读来琅琅上口。
- 作品出处龙洲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下汴京,次年春,把徽、钦二帝遣送东北,北宋灭亡。在以后的宋、金对峙中,南宋对金,一屈于高宗的“绍兴和议”,称臣纳币;再屈于孝宗与金人签订丧权辱国的“隆兴和议”,纳币割地,以淮河为界,北方广大土地尽入金人之手。南宋长期对金邦屈服,君臣上下,忍辱偷生,逍遥岁月,激起了一些有为有识之士(包括刘过)的强烈不满,于是利用诗词抒发他们的忠愤。
南宋淳熙年间(约1186年),某天在流浪生活且怀才不遇的刘过心里怀念旧时的中原、汴京,当下有想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却又无能为力,感到对祖国万分愧疚,于是触景生情创作出《夜思中原》该诗。
相关诗词
-
秋夜舟中作
野岸纵横路,山楼断续更。夜寒江月堕,梦醒草虫鸣。水宿疲来往,愁心问死生。客途衣未授,珍重倚门情。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谬委双金重,难徵杂佩酬。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
-
章台夜思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长相思·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