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夜思中原》是南宋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诗人遥望中原,怀念汴京,思绪绵长,感慨深沉。“路何长”,“天一方”尤其令人黯然销魂。颔联追怀当年自己以及辛弃疾、陈亮上书陈述恢复之策不被采纳,于今“万马齐喑究可哀”,更令人感到悲愤。颈联借景抒情,以“冰霜重”含无力恢复中原的感慨,以“草木荒”写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尾联表现出诗人“忠君”“报主”的精神始终没有泯灭,气壮神完。该诗表达了诗人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抒发其忧国忧民的壮烈情怀。该诗思绪活跃,结构严密,读来琅琅上口。
- 作品出处龙洲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下汴京,次年春,把徽、钦二帝遣送东北,北宋灭亡。在以后的宋、金对峙中,南宋对金,一屈于高宗的“绍兴和议”,称臣纳币;再屈于孝宗与金人签订丧权辱国的“隆兴和议”,纳币割地,以淮河为界,北方广大土地尽入金人之手。南宋长期对金邦屈服,君臣上下,忍辱偷生,逍遥岁月,激起了一些有为有识之士(包括刘过)的强烈不满,于是利用诗词抒发他们的忠愤。
南宋淳熙年间(约1186年),某天在流浪生活且怀才不遇的刘过心里怀念旧时的中原、汴京,当下有想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却又无能为力,感到对祖国万分愧疚,于是触景生情创作出《夜思中原》该诗。
相关诗词
-
《简范信中钤辖三首·其二》拼音版
海角相逢又一奇,更怜朋旧得追随。满堂举酒话畴昔,疑是中原无事时。
-
《祁门道中四首·其一》拼音版
去程归雁两悠悠,行到荒山尽上头。试问中原何处是,只言东些是宣州。
-
《水西与李彦恢相从余将取旌德趋徽州彦恢先归旌德相候彭元任亦自太平县来相送遇于三溪驿遂同过旌德道中呈二子三首·其二》拼音版
村场路僻多无酒,野菊寒深亦未花。底事中原归不得,又扶衰病过天涯。
-
《全州与解子中向伯恭相会》拼音版
五年流落判西东,尚喜交游一再逢。但得低头拜东野,不妨下卧见元龙。中原极目山千叠,往事伤心酒一钟。如我支离久无用,敢因穷约废过从。
-
《建城道中》拼音版
建城南路入袁州,怪石纵横水乱流。尽日衣冠在图画,百年心迹付林丘。中原未作重归计,胡马能令此地忧。浪迹江湖亦吾分,运筹帷幄有留侯。
-
《舟中得家弟书》拼音版
...长坎轲,弟也意气今则那。高阳酒徒还病魔,荣华到眼掣电过。谁其寿者清俟河,河亦不易清,人亦不易寿。古来文章称不朽,群鞭逸足中原走。朅来犄角归吾手,况尔汗血追其后。只今片艇大如斗,烈日摩空逼长昼。安得仙人玉露盘,相...
-
《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拼音版
下田岁不登,所利惟稻秫。居人悉地力,种十居六七。西成傲百谷,暵乾遑不恤。莎草秋狼籍,牛豕各纷出。牧人随牧踪,夜不问庐室。中杂鸥凫乱,唱和自俦匹。我行水田中,田水溅我膝。回观所历空,顿使城郭失。远树界周遭,望尽天水毕。
-
《馀干道中寄怀江午坡佥宪》拼音版
湖水日夜绿,轻舟随溯沿。肃肃宾鸿羽,命侣悲楚天。征人正盈抱,坐使忧思牵。所思何为者,我友阻良缘。昔望阔音容,几经芳岁捐。缄素词难极,驰情间山川。今来接面目,曾不须臾间。四体为人役,从事嗟独贤。仓卒...
-
《己酉三月二十一日夜梦中作》拼音版
曲阑干畔短篱边,用意春工剪不圆。一夜西风借霜力,幽香喷出小金钱。
-
《水口夜思》拼音版
牢落不成寐,荔阴寒石矶。潮生滩响尽,海近夜凉归。旅思随时进,乡音逐递非。燕南与粤北,格是费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