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春夜洛城闻笛》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馀蕴,令人回味无穷。
- 作品别称春夜洛阳城闻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34-735年
创作背景
《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或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所以写下此诗。
相关诗词
-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长城闻笛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
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
月夜闲步闻笛
挑灯读易后,乘月到溪前。野犬声如豹,秋虫吟似禅。光寒人意静,影澹物情妍。更闻村笛远,幽意曲中传。
-
和夜上受降城闻笛
北斗低垂挂戍楼,黄河不逐月西流。一声长笛冲沙起,散作边人万里愁。
-
春山雨中闻笛
馀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箬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莫诧柴门回俗驾,东风不受庾公尘。
-
春夜禁中闻雁·其一
又到东风送雁时,凤楼弦月挂罘罳。直庐人静闻长唳,白发红镫坐咏诗。
-
寿楼春·临江城闻笳
临江城闻笳。正东风燕子,身是天涯。肯负侵宵清吹,泛瓯流霞。云未敛,轻阴遮。怅故园、春寒迟花。趁素女凝弦,金槽按板,飞恨寄龙沙。宫商换,星蟾斜。倚钗鸾瘦笛,蕃马哀琶。细认秋檐繊绢,雨沈墙蜗。增怨抑,追芳华。度暗愁、江南无家。笑阑角铜丸,风流谩誇腰鼓...
-
春夜洛社舟中叙别
一篙春水暖浮烟,洛社溪头夜泊船。对客欲烹阳羡茗,呼童汲取惠山泉。灯前高会逢新岁,醉后狂歌逐少年。他日相思何处是,吴山回首白云边。
-
月夜舟中闻笛
秋风日夕厉,已觉露华清。况有邻舟笛,能传江海情。羯胡当北遁,倦客厌南征。野水东流去,馀音空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