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思王逢原三首》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组诗是悼念故友王令之作。第二首回忆王令生前与作者一起读书饮酒,充满豪情逸兴,死后却是墓冢荒凉,不复往日欢乐。
- 作品出处临川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60年
创作背景
王令字逢原,是北宋中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生活贫困却不愿仕进。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由舒州通判任满入京,路过高邮(今属江苏),当时在高邮等地讲学的王令献《南山之田赠王介甫》诗求见。王安石深为他的才华和品行所感动,遂与他结交。之后,王安石又将妻妹嫁与王令,并为他四方延誉,使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得以广为流传。然而,王令英年不永,嘉祐四年(1059)六月就以二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而早逝。王安石为此深感悲痛和惋惜,先后写了挽辞和墓志铭,寄托自己的哀思。嘉祐五年(1060)秋,王安石又写下了《思王逢原三首》这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相关诗词
-
《平陵东行三首·其二》拼音版
平陵东,车隆隆,郭家小儿葬若翁。葬若翁,来送丧,谁其最贤槐里公。槐里公,多奇客,迅如飙鹰虎如力。虎如力,卒夷灭,曷不将去击胡貊。
-
《示诸生三首·其二》拼音版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
《琅琊山中三首·其二》拼音版
狂歌莫笑酒杯增,异境人间得未曾。绝壁倒翻银海浪,远山真作玉龙腾。浮云野思春前动,虚室清香静后凝。懒拙惟馀林壑计,伐檀长自愧无能。
-
《喜雨三首·其二》拼音版
辕门春尽犹多事,竹院空閒未得过。特放小舟乘急浪,始闻幽碧出层萝。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莫谓可塘终据险,地形原不胜人和。
-
《古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明月出天东,团团历东井。不因朝阳辉,何以散光景。中涵古桂华,期与天地永。本体无盈亏,清明乃其性。常恐中天云,翳此山河影。有如浊水珠,弃置谁复省。长风一扫荡,恒若冰鉴炯。白玉十二楼,照耀蓬莱境。
-
《和赵行之三首·其二》拼音版
义利毫发间,其末分舜蹠。葛藟多攀援,乔松但孤立。阳鱎贪芳饵,鹓雏食竹实。知道贵含光,露牙多召敌。
-
《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其二》拼音版
蛟螭旗尾拥楼头,偃仰胡床护一州。水阔三江成汇泽,风高六月有清秋。长吟不减白蘋句,坐啸能分黄屋忧。凭槛可穷千里目,角声呜轧楚帆收。
-
《李阁学挽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止水中心静,浮云外物轻。行藏无悔吝,存殁备哀荣。士类思前辈,朝廷失老成。衡湘人物尽,念旧若为情。
-
《上大人通奉寿三首·其二》拼音版
月旦人材口不谈,市朝冰炭饱经谙。平生拙宦鱼千里,投老退休僧一庵。细数行年今九九,了知得髓后三三。圣朝文物方求备,会补遗书访济南。
-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尚象子生子,高风新又新。昔看三桧戏,今见一槐春。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傍观应自肯,自肯乃方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