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别舍弟宗一》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颔联叙写自己的政治遭遇,表现心中的不平和愤慨;颈联写景,用比兴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尾联表明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现荆门烟树的相思梦。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无间,深得后世诗评家称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6年
创作背景
《别舍弟宗一》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夏之交。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万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诗是年春作。”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柳宗元伤悼不已,为其撰《志从父弟宗直殡》。亲人中,除了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十余年来充满坎坷和不平,历尽艰辛和磨难,惊魂零落。亲人离散,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甚感凄然,于是写了这首诗为柳宗一送别。
相关诗词
-
《中秋月·别舍弟》拼音版
同在天涯君归也。日暮长途,烦蒸溽暑,孤馆泊谁家。芦沟桥下,望灞陵、一样销魂,塞水流沙。月满蒹葭飘零也。渭水川川,秦山叠叠,无奈岭云遮。迢迢今夜。想池塘、客梦岑岑,还绕京华。
-
《下第留别舍弟弼》拼音版
...衰残蚤二毛,坎轲穷五技。探珠极溟海,耻逢骊龙睡。辛勤禹门浪,千仞复中踬。吾道有用舍,无乃天所否。岩廊与沟壑,荣悴同一戏。俱非本来物,吾无穷途泪。季父勉问学,弓冶付吾弟。营营米盐虑,役役裘葛计。虽服贫贱劳,无损刚大气。慎乃百胜术,早拔万夫萃。老去重...
-
《别舍弟》拼音版
客程一分手,征雁随南还。折柳临前浦,听莺怀故山。清时谁不羡,因病我投閒。旧业东皋下,残阳深闭关。
-
《次韵懋宗送别二首·其一》拼音版
一百八盘天上路,去年明日送流人。小诗话别堪垂泪,却道情亲不得亲。
-
《途中别舍弟汝言》拼音版
年来已厌远行游,新命严程敢自由。江上那堪玄雁断,山头犹见白云浮。乡心蜀国闻鹃语,时态瞿塘看峡流。弟且还家报兄好,归期定不过明秋。
-
《客中书怀兼忆舍弟宗齐》拼音版
细雨孤灯独掩扉,客愁长与故山违。一官自笑莱芜甑,九月谁怜薜荔衣。龙卧合吟梁父去,凤衰莫遣楚狂讥。南鸿不见云中度,魂断天涯尺素稀。
-
《别舍弟纯义》拼音版
白发别良苦,金杯酌莫迟。蜉蝣看世事,松柏问襟期。向子徐游岳,柴桑待解龟。高秋桂花发,万里讯南枝。
-
《寄怀子培舍弟》拼音版
故园春草日依依,别后池塘今是非。明月江风频忆弟,清秋塞雁一沾衣。病多客枕余芝术,书去名山问蕨薇。闻道沧洲新水阔,可怜鸥鹭满渔矶。
-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七》拼音版
故乡不可望,锦江迥且深。东西渺无极,伤此远别心。寒风下庭树,宿鸟栖高岑。对酒不能酌,为子鸣瑶琴。琴声一何悲,泪下谁能任。慰此骨肉怀,款诚惠我音。
-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五》拼音版
长叹何终极,感此人生累。贫贱俗所轻,富贵俗所忌。岂知达者心,志各有所寄。冠盖五陵豪,莽若朝露坠。偃仰一世间,惨淡起遐思。文章以经国,千载无终始。去去勿复陈,慎此青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