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南康望湖亭》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南康登望湖亭眺望,先入目是万象萧条的一派衰秋之大景;颔联写到秋风紧急,吹饱了船帆,暮霭沉沉,笼罩着一座孤零零的山头;后两联发慨叹,颈联说的真情,尾联却是发的牢骚,借秋天的景色,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全诗通篇笼罩着一股愁云惨雾,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的志趣,通过沉郁颓丧的情绪的烘托,得到充分表现。
- 作品别称望湖亭
- 作品出处东坡七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自从元祐四年(1089)离开朝廷,虽然高太后颇看重苏轼,一再召他还朝,但由于旧党的排挤构陷,使他不能久留,每次都是很快就请求外放,几经起落,辗转朝野,他不禁以“团团如磨牛”的诗句自嘲。然而这还不算什么大的磨难,到了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逝世,哲宗开始亲政,苏轼的灾厄又一次降临了。哲宗此时才十八岁,年少气盛而不谙世事。他也许以往一直不满于祖母的威压,在章惇、吕惠卿等人别有用心的怂恿操纵之下,有心和守旧的祖母对着干,偏要把被废的新法全盘恢复。章、吕等人东山再起,大权在握,开始打击报复元祐旧党。苏轼本来受到旧党猜疑排斥,但是此番新党执政,因苏轼曾经批评过新法,又在旧党执政时期得到过擢升,便被视作旧党要员。他先是被免去翰林学士之衔,贬为英州(今属广东)知州,接着,一月之内三度降职,最后被降为州司马,流放到惠州(今属广东)。此时他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了。在垂老之年流放岭南烟瘴之地,苏轼自是心情黯然,故他在前往惠州途径鄱阳湖时作了此诗。《南康望湖亭》此诗即作于绍圣元年(1094)八月过南康(今江西星子县)时。
相关诗词
-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
木末虚亭瞰碧澜,倒飞天影入凭阑。岚光浮动千峰湿,雨气薰蒸五月寒。石磴蹑云芒履短,松风吹雨苧袍宽。狂吟莫怪迟归去,白发还能几度看。
-
怀石湖
茶磨山前宿雨晴,行春桥下绿波平。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落日夷犹青雀舫,孤烟缥缈望湖亭。平生走马听鸡处,残梦依依是越城。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八·歇马望湖亭
寺前杨柳绿阴浓,槛外晴湖白映空。客子长途嘶倦马,夕阳高阁送飞鸿。即看野色浮天际,已觉扁舟落掌中。三月燕南花满地,春光都在五云东。
-
望湖亭
好风十日迎归棹,已历长江及大湖。晓上高亭更回首,五云直此是天都。
-
九江陆还南康望东林
匡庐山北东林寺,前年八月游曾至。只今马出莲峰道,西望东林但缥缈。风吹槲栎猿昼啼,却忆石门临虎溪。旧听石濑尚在耳,雷烧碑树今应死。
-
望湖亭
来登望湖亭,始尽览历妙。布席倚岩嵌,波望领佳要。山花落天镜,钩帘巨鱼跳。岩潭递隐见,圆浪浴奔峭。屼嵂百万阁,日落展光耀。羁缚阻延放,临渊羡孤钓。霜寒椴菼白,沙晚...
-
望湖亭
望湖亭外波荡荡,渔舟客棹频来往。好风卷雨黑云收,十里湖天平似掌。长川极浦秋云清,锦帆自信牙樯轻。兰桡掣动龙蛇影,棹歌惊起鹭鸥盟。昔是席上珍,今作宦中客。两载游帝京,双鬓半垂白...
-
望湖亭
凝华浮藻五云间,下压凌虚万象闲。湖水际天天欲尽,落霞照出洞庭山。
-
夜至望湖亭
浩淼光千顷,虚亭夜气亲。水云萦去雁,渔火送归人。得月吟怀㢠,无言啸旨真。清寒宁不畏,难再此闲身。
-
望湖亭夜坐
湖光秋望好,夜色更何如。待月疏钟后,行吟落木初。山横上河汉,露重坠芙蕖。濯足空明里,金波跳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