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表现了诗人自身艰难的处境,表达了他对曹丕的强烈不满和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用喻贴切,形象感人。
- 作品别称漉菽
- 作品出处世说新语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三国
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七步诗》的真伪存在很大争议。余秋雨认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宫殿上做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况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么笨。余秋雨认为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是曹植的手笔,但创作时的戏剧场面,大约就是后人虚构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罗贯中伪作,不是七步诗的原文。
相关诗词
-
河州正月十五夜有感
...鳞,十丈流泉口中吐。登州海市未足怜,河阳花县何须数。我家不与世俗同,弟兄伯叔联簪组。满堂宾客皆雄奇,新吟健笔争蜂午。我时七步诗即成,诸生学士观如堵。年年岁岁盛繁华,只说江南好风土。那知少壮遇有殊,欢乐相兼又愁苦。布衣十五...
-
元统甲戌夏五月既望余客义兴王氏怀庆堂十又八日偕士友张德常谒张公洞得七言诗一首寄住山陈长卿周仁仲
路入秋阴罨画间,弭节洞灵俱启关。东皇衣覆云雾海,玉女盆盛人鸟山。牵骡步步迹石髓,投龙往往祝金环。茅家小史岂尘土,此地一游聊解颜。
-
与弟清河云诗十章
【一章】于穆予宗,禀精东岳。诞育祖考,造我南国。南国克靖,实繇洪绩。惟帝念功,载繁其锡。其锡惟何,玄冕衮衣。金石假乐,旄钺授威。匪威是信,称丕远德。奕世台衡,扶帝紫极。【二章】笃生二昆,克明克俊。遵涂结辙,承风袭问。帝曰钦哉,纂戎列祚。双组式带,绶章载路。即命荆楚,对扬休顾。肇敏厥绩,武功聿举。烟煴芳素,绸缪江浒。昊天不吊,胡宁弃予。【三章】嗟予人斯,胡德之微。阙彼遗轨,则此顽违。王事靡盬,旌旆屡振。委籍奋戈,统厥征人。祁祁征人,载肃载闲。骙骙戎马,有骃有翰。昔予翼考,惟斯伊抚。今予小子,缪寻末绪。【四章】...
-
杂诗七首·其七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閒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并。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
七言重联句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
督巨源和诗
诗成七步有家风,底事淹留岁已穷。应笑枚皋太容易,欲令句似长卿工。
-
七爱诗·其一·房杜二相国
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巨业照国史,大勋镇王府。遂使后世民,至今受陶铸。粤吾少有志,敢蹑前贤路。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
诗
都尉仙凫远,梁王驷马来。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缁衣久擅美,祖德信悠哉。
-
和王正之韵三首·其一
洪才硕德两相宜,雅操真堪据凤池。富贵未终随梦变,功名何在值时危。奇词解吐万言策,敏思能吟七步诗。但倩东风轻着力,摩天鹏翼若云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