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最早见于宋代的《草堂诗余》,词作者为无名氏。宋代至明代大多文人以为此词作者为欧阳修,清代至近代有个别学者推断此词是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所作,但没有翔实证据证明为李清照所作,所以权威学者如王学初等将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词。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一方面,与专主情致的悼亡之作有关。这类作品,因受题材—家常琐细,写法—今昔相比的制约,类多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真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弦。
- 作品别称浪淘沙·闺情
- 作品出处草堂诗余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浪淘沙
- 创作年代1129年
创作背景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此词最早见于《草堂诗余》,作者署名无名氏。
后代的著作《续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记红集》、《古今词选》皆题作“闺情”。 《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七、《古今诗余醉》卷十、《见山亭古今词选》卷中、《记红集》卷一、《古今词选》卷二、《词汇》卷二、《自怡轩词选》卷一作者都记为欧阳修词。
其中《林下词选》云:“一本误刻六一居士。” 指出此词被众多古书误题成欧阳修作。
近代学者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花草粹编》卷五引此阕,不注撰人。《词林万选》注‘一作六一居士。’检《醉翁琴趣》无之,未知升庵何据?” 指出此首词既非李清照所作,亦非欧阳修所作。而且杨慎《词林万选》误题撰人姓名之词极多,一般不足为据,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词林万选提要》疑其书为后人所伪托。此书所注:“一作某某。”不似杨慎原注,殆为毛晋刻《词苑英华》时所加。
由此可见《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在宋代不知作者为何人,而明代之前又被众多文人误记作欧阳修所著,只是在近代被众多考证不严谨的著作记为李清照作品,却无任何根据。所以近代对宋词及李清照研究颇深的学者,如王学初的《李清照集校注》、杨合林的《李清照集》等都把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作品。
相关诗词
-
《浪淘沙·窗外雨潇潇》拼音版
窗外雨潇潇。只在芭蕉。惹人愁思又今宵。寒逼罗帷莲漏永,睡鸭香飘。把卷费推敲。烟水苕苕。玉人何处数吹箫。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魂销。
-
《浪淘沙·窗外老松声》拼音版
窗外老松声。雨过寒生。近来天气旧心情。半夜高歌神惨淡,山鬼来听。只影上疏棂。绿暗油灯。起来独自绕閒庭。放下无边无岸事,细认春星。
-
《浪淘沙·寄外》拼音版
微雨打扁舟。天气初秋。最难为客五更头。回首家园何处也,梦绕秦楼。倚枕听江流。雁唳芦洲。离情如水几时休。谁似鸳鸯沧海上,不解离愁。
-
《浪淘沙·寄外》拼音版
往事怕思量。易断离肠。卷帘又见燕归梁。闻说岭梅春信早,谁寄江乡。愁系柳丝长。无意寻芳。琐窗整日懒添香。一任庭花开复落,风雨凄凉。
-
《浪淘沙·楼阁五云中》拼音版
楼阁五云中。七宝玲珑。重归天上不相同。忽忆外家诸女伴,絮语东风。瑶草玉阶红。一道垂虹。漫山翠柏閒丹枫。旧日人閒鸡与犬,谢却樊笼。
-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拼音版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拼音版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拼音版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浪淘沙·不必长漂玉洞花》拼音版
不必长漂玉洞花,曲中偏爱浪淘沙。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拼音版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